第六屆進博會為全球企業搭起“大舞臺”

6月7日是第六屆進博會倒計時150天。第六屆進博會國家綜合展、企業商業展、虹橋論壇等各板塊籌備工作穩步有序推進,目前招展面積已超過30萬平方米。展品變商品駛上“快速道”、合作交流強磁場,進博會持續成為全球企業分享中國機遇的新支點。

 

第六屆進博會籌備穩步推進

 

6月7日上午,第六屆進博會首場招商路演在廣西南寧舉辦,第六屆進博會的腳步更近了。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劉福學介紹,第六屆進博會將於今年11月5日至10日全面恢復線下舉辦,目前招展面積已超過30萬平方米。

 

“全球十五大整車品牌、三大礦業巨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三大消費品快消龍頭、十五大制藥企業、十五大醫療器械企業均已確認參展。”劉福學説,今年的企業商業展將注重踐行新發展理念,秉承“綜合展、專業辦”,不斷優化結構、提升品質,在繼續做好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積體電路、種業、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專區基礎上,著力做大做強創新孵化專區。

 

專業觀眾報名啟動,採購商意向需求不斷發佈……第六屆進博會的一系列籌備活動逐漸火熱。

 

5月22日,力拓集團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簽訂了2024年到2028年長期參展合作備忘錄,成為首家簽約未來5年進口博覽會的世界500強企業。

 

“進博會展現了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決心。”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兼中國區主席白睿明説,第五屆進博會上,力拓首次以展商身份參展就與中國鋁業集團、中國礦産資源集團等達成合作協議,今年將在進博會上展示公司在助力推動低碳轉型方面的相關解決方案及最新進展。

 

展品變商品駛上“快速道”

 

6天的進口博覽會,365天的“展品變商品”。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張國華介紹,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持續放大,2018年以來,上海累計認定60家“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引入展品近27萬種(件),累計進口商品額超3230億元。

 

靜安寺商圈內,最新亮相的歐萊雅PRO全球首店裏,第四屆進博會上亞洲首展的節水洗護髮神器正式“上崗”,這也是這一“黑科技”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商業落地。

 

歐萊雅中國副總裁兼專業美發産品部總經理林厚志説,這一神器可以節水高達61%,能以服務的形態落地,不僅為中國消費市場帶來綠色的新風,也讓企業對今年11月的第六屆進博會更加有信心。

 

綠色可持續是優衣庫多年來在進博會展臺上的重要關鍵詞。在第五屆進博會的展臺上,優衣庫曾還原了一條特別的“生産線”,展示了回收塑膠瓶經過分揀、粉碎、熔化、纖維再造、生成面料直至製成成衣的全過程。

 

第六屆進博會為全球企業搭起“大舞臺”

優衣庫參展人員在第五屆進博會上介紹參展的環保服裝,該服裝面料採用源自回收塑膠瓶的再生聚酯纖維。新華社記者張建松 攝

 

現在,數百萬件的再生面料服裝成為優衣庫全國門店裏的“人氣款”,包括100%再生聚酯纖維的速幹衣、含54%再生聚酯纖維的涼感內衣等。

 

合作交流強磁場

 

在進博會的“強紐帶”支持下,越來越多的“進博老友”成為了中國市場和中國經濟的堅定支持者。他們有的持續加碼投資,有的則在數字化等新經驗中獲得長足的成長。

 

6月6日,30多家新西蘭品牌集體在上海舉行新西蘭品牌溯源活動。活動現場,不少企業都是進博會的“老朋友”,紐仕蘭、恒天然等企業近年來乘著進博會的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紐仕蘭亞太區首席執行官盛文灝表示,進博會不僅為“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帶來了分享中國市場的機遇,也幫助海外企業搭乘“數字化快車”,並將這樣的數字化先進經驗輸出到更多的市場和地區。2020年進博會開闢“雲簽約”渠道,紐仕蘭在首日拿到了3.5億元的大訂單;2022年進博會建設了“數字進博”平臺,多屆進博會都為跨洋直播搭建良好的平臺,這些舉措都幫助企業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從直播中嘗到甜頭後,現在與全球其他市場連線的跨洋直播已經成為新西蘭總部的日常”。

 

數字化經驗通過進博會平臺輸出到全球的同時,進博企業與中國的投資“紐帶”也越來越強。“進博老友”美敦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夫·馬薩在他的中國行期間,一口氣見證了美敦力康輝常州科技園奠基、上海臨港醫療科技産業基地啟用以及美敦力中國Ⅱ期風險基金的啟動。

 

第六屆進博會為全球企業搭起“大舞臺”

在第五屆進博會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美敦力展臺拍攝的手術機器人。新華社記者丁汀 攝

 

“一個個項目,都是我們對中國市場投下的‘信心票’,優質的營商環境讓我們不斷加碼投資,中國不僅是我們的市場、製造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醫療科技創新策源地。”馬薩説。

 

張國華介紹,在進博效應的持續促動下,一季度,上海實際使用外資78億美元,同比增長28.1%;新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6家、外資研發中心7家,累計分別達到907家、538家。今年以來,上海市商務委與100多批跨國公司企業高層代表進行交流,積極完善重點外資項目專班和專員服務機制,持續加速項目落地、建設和投産。

 

新華社上海電 記者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