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統教授”來了

“正兒,咱一定要回家”。6月17日舉行的第十五屆海峽論壇·海峽婦女論壇上,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的演講感動了千萬人。

 

“紅統教授”來了

 

苑舉正2022年回山東泰安老家時,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段感人視頻。當時苑教授在黃河邊,眼含熱淚,動情地呼喚:爸爸,媽媽,正兒回來了!回到黃河邊上了!你聽得到我跟你説,我跟小民在台灣沒給你們丟人!

 

火爆網絡後,苑舉正便被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簽——臺大教授、“網紅教授”“愛國教授”......苑教授説,他其實給自己的標簽是“紅統教授”。

 

這源於島內一檔政論節目中,當郭正亮説苑舉正是“墨藍”的時候,苑教授當即表示自己其實是“紅統”,可以理解為“支持統一的網紅”,也可以理解為“旗幟鮮明高舉統一紅旗”。苑教授認為這個標簽體現出他“有創意的愛國”。他希望他的愛國,不是枯燥的説教,而是帶有“喜感”的創意表達。正如他在臺大的授課,場場爆滿,連“台獨”青年都愛聽他的課。

 

“紅統教授”來了

 

帶著“紅統”標簽的苑舉正,來到了海峽論壇。出發前,他就説,海峽論壇在台灣特別有名,因為民進黨三令五申,威脅台灣民眾不準參加,“我最喜歡幹反擊民進黨威脅的事啊”。

 

隨身就攜帶一台相機,苑舉正來到廈門,他到哪兒都要帶著相機,保證隨時打開就能錄,這是作為一個自媒體網紅的習慣。在婦女論壇上,苑教授在演講中講到父母,講到家鄉、黃河,講到他的根,淚灑講臺,感染了參加論壇的全場嘉賓,還通過各路媒體的傳播,感動了萬千網友。

 

“紅統教授”來了

 

苑舉正説——

 

我不是一個什麼名人。可是我們世代耕讀,是書香門第。我對這段家裏的歷史如數家珍,熟悉得不得了,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都是來自山東的農民,他們很想家,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回不去了,所以總是不斷地告訴我要怎樣回家。我爸爸一直不斷地告訴我跟我弟弟,帶著濃濃的腔調,用山東話在講:正兒,咱一定要回家!我永遠不會忘掉。山東話聽起來有點土,可是我今天站在大家的面前我很驕傲!

 

“紅統教授”來了

 

論壇演講結束後,苑教授談起了這段“激情演説”,他説——

 

我是個哲學家,應該是很理性的,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有兩件事真的沒辦法控制。第一個就是我喊了爸爸媽媽以後,抑制不住想念他們。如果有一天你因為某種原因要離開家裏再也回不來的話,只能把你的希望寄託在下一代。我現在終於體會到父母給我的教育就是寄託。在台灣,他們製造出一個山東的環境把我們養大,有他們的用意。我是等他們走了以後才了解到他們的想法。另外一個激動的原因就是黃河。黃河是母親河,但是我父母從小就告訴我,我們之所以這麼窮,就是因為我們那時“黃害”非常嚴重。大陸治理“黃害”成效非常卓著,因為中國歷朝歷代拿黃河沒辦法,只有共産黨能做到這個事,所以我後來就完全轉“紅”了。

 

“紅統教授”來了

 

苑教授還聊起了他在武漢的一個經歷,當時正值高考期間,當地人告訴他,今天高考,為了讓考生有一個很好的環境,街上要儘量保持寧靜。這件事讓苑教授很感動,他覺得原來家裏告訴他的古訓,已經變成了大陸每一個人在實踐的理想。他表示,中華文化的特質一是尊重他人,二是嚴格教育,三是努力發展,四是為民謀福,現在在大陸都可以感受到。他要在台灣持續發揚這種中華文化的美德。

 

“紅統教授”來了

 

在採訪間隙,記者帶著苑教授一起眺望金門。教授驚訝地説,以前在金門,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大陸。現在在廈門,看小金門也看得這麼清楚。閩臺地緣相近,地理形態、結構也非常接近。他表示,希望金廈大橋早點動工修建,最好京臺高鐵也能早日直通台灣。談起閩臺的融合發展,苑教授認為融合是雙向的,並不是説只有臺商會投資,閩商也可以到台灣投資,要擴大兩岸的交流和融合,優勢互補。我們是一家人,團結力量大。

 

“紅統教授”來了

 

“兩岸終將統一,中國一定富強。”苑教授説,這是他不管在哪兒演講,都不會忘記的兩句話。這是他作為一位“紅統教授”,一直都會向學生、向網友講述的理念,也是他告慰半輩子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的父母的最好方式。他堅信,上一代寄託給下一代的這一理想,一定會實現。

 

(海峽飛虹轉載自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