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打造有溫度的養老服務業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07-06 11:28:51 | 來源: 福建日報 |
——海峽兩岸(福州)養老産業論壇側記
論壇現場
老年人飲食輔助餐具、跌倒風險監測儀、上門理髮服務……近日,由福州市民政局、福州市臺港澳辦等主辦的海峽兩岸(福州)養老産業論壇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養老領域的專家學者、從業人員交流研討、分享經驗、共話合作。在現場,兩岸業者展示各自的産品或服務內容,吸引了與會嘉賓的目光。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大陸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8億,佔人口的19.8%。而今年1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410萬人,佔比達17.6%,預計2025年台灣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如何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幸福的晚年?論壇上,兩岸嘉賓暢所欲言,帶來各自的分析與思考。
“台灣養老産業起步早、經驗多,福建養老産業發展迅猛,上下游産業鏈日益完善,潛力巨大。”台灣銀發生活産業應用科學學會理事長張承晉長期從事社會老齡化問題研究,在他看來,目前兩岸都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都需要有溫度的養老服務,閩臺兩地可以發揮各自所長,攜手為兩岸銀發老人打造一個幸福的晚年。
論壇期間,不少島內業者也帶來了自己的産品,包括保健産品、健康食品等。他們表示,兩岸語言相通、文化相同,許多島內養老業者渴望來大陸謀求合作發展,實現産業對接。
“這幾年,大陸在智慧科技方面突飛猛進,借助通信、信息、檢測感知、智慧識別、遠程控制等高科技手段,開展養老服務,讓許多老人實現了居家養老的便利。”台灣中華老齡産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童中儀認為,隨著智慧養老技術的發展,養老産業的分工更加細緻,從原本單純的衣食住行,拓展到娛樂、教育、醫療、健身、美容等行業,這也為兩岸業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兩岸在大力發展智慧養老技術的同時,還應該更加關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養老産品。”台灣大學社會係原教授薛承泰認為,老年人內心的幸福感需要更多社會化的服務,這不是人工智能可以替代的,要讓老年人更多地參與社會活動,一味強調遠程服務等現代化技術,容易給老人帶來孤獨感。
對此,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張敏深表贊同。“兩岸高校展開闔作,加快養老人才的培養與輸出,可以有效解決當前養老市場出現的服務品質不高、人力不足等問題。”張敏表示,目前,福建各大職業院校都瞄準了養老市場,紛紛推出相關課程。比如,她所在的學校就設置了護理專業、智慧康養專業、家政專業、食品營養專業等,學生就業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大陸正在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兩岸業者可以分享經驗、互學互鑒,共同探索合作發展之路。”論壇上,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王淑霞表示,未來兩岸可以從照顧、照護、護理到關懷老年人晚年的各個環節展開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增強銀發族群的幸福感。
相關新聞
- 2023-07-06深化融合發展是海峽兩岸共同的責任和使命
- 2023-07-06兩岸數字化轉型和元宇宙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舉辦
- 2023-07-06“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走進台中分享兩岸傳家篇章
- 2023-07-06“在齊魯大地實現更好發展”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