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發光 大運會閃亮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7-25 11:24:14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插畫:程璨
6月28日上午,為迎接成都大運會倒計時30天,“當好東道主 熱情迎嘉賓 提質幸福城”的主活動在東安湖體育公園隆重舉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6日,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來自老撾的莫曉嵐在學校裏。她將以志願者的身份出現在成都大運會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7日,張賜在公司的影棚內。該公司借助體積視頻技術,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提供全新的大熊貓合拍交互體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7日,31歲的英國人奧利弗在成都桐梓林國際社區,3年前他來到成都,現在在社區做志願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6日,成都天府新區,為大運會提供“蓉寶”機器人的科技公司負責人張睿睿。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編者按
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即將舉行,這是中國西部地區首次舉辦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除了賽場上年輕運動員的激烈角逐,賽場外也涌動著一股蓬勃的青春力量,有大運會工作人員,有外籍志願者,還有各類科創人員……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共同書寫著成都大運會的別樣精彩,也為大運會留下閃亮的注腳。
_______________
“大運會穿越了我的青春”
主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城市幾乎是北京人趙晶人生旅途地圖上的主要坐標。貝爾格萊德、深圳、喀山、光州、那不勒斯……最新亮起的一個坐標,是成都。
在過去20多年裏,她從北京大運會的志願者,變成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牽頭人,如今,她是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夏季大運會主任。
“對我來説,成都從一個名字,變成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夥伴。”趙晶説,“大運會,是各國大學生運動員逐夢青春、交流文化的舞臺。成都,成就這個夢想。”
2018年12月成都成功申辦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之後,趙晶數次來到這座城市,和組委會一起工作,她的生活也融進了這裡的煙火氣。
她在社交平臺曬一碗紅油冒菜,感慨“永遠不要相信成都人民的‘微辣’”;她帶“老外”同事去看成都蓉城足球俱樂部的比賽,拍下如沸騰火鍋般的觀眾席;她去酒店附近的舞蹈教室,和本地女孩一起練習……
趙晶計算過,她在成都的日子累計“快一年了”。
“一個人的一生沒有多少個一年。”趙晶説,對每一座主辦城市,她都有濃烈的感情,就像“小王子對他的玫瑰花”。
這朵“花”這麼重要,因為你為它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此前,她在深圳待的時間最長,稱它為“第二故鄉”,去深圳,用的措辭是“回去”。目前,成都已經打破這個紀錄。
最初,趙晶是通過國際大體聯的會員機構“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了解到成都申辦大運會的意願。她至今記得,全球好幾個城市都有意願,但成都表達出的意願最強烈。
調研考察沒過多久,她就看到了成都準備的申辦材料,感慨“它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準備出這樣完善的內容,一定是‘傾城之力’”。
2019年,趙晶和同事頻繁地趕赴成都,“怎麼架構,要哪些部門,做哪些事”,他們和組委會一一討論。他們看了60多個場館,選出48個;她把成都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帶到2019年那不勒斯大運會,又把18個競賽項目的技術主席帶到成都。剛開始籌備的時候,她和組委會的每個人都相識。然後人越來越多,如今,大家靠胸前的工作證互相識別。
走在成都街頭,身材纖細、長髮漆黑的趙晶,看上去一點都不像個“異鄉人”,和這座城市同時盪漾著的古風與新潮很契合。她聊這裡的金沙遺址、武侯祠和杜甫草堂,也聊這裡的創新、開放和未來。
在以“西方男性面孔”為主的國際大體聯,這個“年齡小,個頭小,容貌也顯小”的女人是一個打破刻板印象的存在。趙晶説,作為國際大體聯最年輕的“主任”,她帶著一群同事與組委會“領導”見面時,對方總是先握住她白人同事的手,然後問她,“您是翻譯老師吧”。
“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證明一些東西,用專業能力令人信服。”趙晶説。作為中國人,同時也是國際大體聯的官員,她要面對“兩邊的期待”。國際大體聯秘書長曾在私人場合對趙晶表示“認可”;成都組委會的一位領導也曾在一次大會後,對所有人説,“向趙晶女士學習”。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兩年舉辦一次,有冬季和夏季之分。主辦城市不斷切換,意味著趙晶需要不斷出差。她和丈夫、女兒生活在瑞士。女兒只有6歲,卻早已理解母親的工作狀態,擁有很獨立的個性。今年母親節,小姑娘繪製了一朵六瓣的花,在花瓣裏分別寫下:超人、酷、誠實、慷慨、美麗和很棒的甜點師。而在花旁邊,她用方方正正的漢字標注著,“趙晶,媽媽”。
2001年,北京女孩趙晶在家鄉讀大學。聽説大運會招募志願者,她和同學“血一熱”就報名了。那一屆大運會明星雲集,有劉翔和姚明,但趙晶説自己當時“很懵懂”。畢業後,她到教育部工作,2005年的土耳其伊茲密爾大運會,她出任中國代表團官員。
2008年,她正式加入國際大體聯,此後經歷了哈爾濱冬季大運會和深圳夏季大運會,所以她曾反復強調,“我是中國人,我知道祖國有能力做什麼,沒有任何一個組委會能讓我比對中國組委會更有信心。”
在和成都一起共同努力了近5年之後,趙晶對媒體説:“成都大運會,註定不同,必定精彩。”
今年6月,趙晶到北京參加成都大運會國內段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她回憶,當“第一支蓉火”點燃時,她腦子裏忽然響起2001年北京大運會“全班都得會唱的歌”。
“青春穿越時空,五顆星放光彩,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年輕人相聚北京……”
趙晶忽然意識到,那已經是22年前了,“青春有沒有穿越時空,我不知道,但‘大運’這個東西,真真兒地穿越了我的青春”。
_______________
除了煙火氣,這裡還有賽歷表
從長長的體育賽歷表中,羽毛球世界冠軍李俊慧決定了自己未來的安家之所。
他發現,賽歷表中有自己曾參與過的賽事,比如世界羽聯三大團體賽事中的湯尤杯,他和搭檔一起獲得湯姆斯杯的男雙冠軍;也有自己感興趣的賽事,比如國際籃聯3×3世界巡迴大師賽、極限運動總決賽等。而且每過一段時間,這張賽歷表就會變長一些。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賽事,相同的是賽事舉辦地——成都。
借著承辦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契機,這裡正在加快打造城市的另一張名片——世界賽事名城。李俊慧説,這對每一位體育人來説都是巨大的吸引力,不僅是城市裏熱烈的運動氛圍,還有發展體育經濟的機遇。
他2021年從國家隊退役,同年將家搬到了成都——這座離他老家遼寧鞍山2000多公里的城市。他喜歡成都溫潤的氣候,也喜歡這裡的煙火氣,但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安家的是這座城市體育市場的繁榮未來。
在退役前的一兩年,李俊慧就在認真考慮自己的未來。人生的頭20多年,他都在和羽毛球打交道,退役後他想參加一些羽毛球運動推廣的公益活動,也想把一部分重心放在羽毛球培訓上——開一家青少年羽毛球俱樂部。北京、三亞、成都、鞍山等城市都曾出現在他的備選名單上,但最終名單上只留下了“成都”。
起初,李俊慧是被成都的煙火氣吸引的。
在國家隊時,他每年都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在成都市雙流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集訓,休息時他會出來逛逛。當時逛的很多地方後來他都不記得具體名字,但空氣中瀰漫的火鍋味,在河邊、樹蔭下納涼、喝茶、打麻將的成都人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就覺得成都太有生活氣息了”。
後來,成都吸引他的東西越來越多。李俊慧記得,2015年時,雙流看著還像一座縣城,很多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但後來,每一年過去,他都覺得那裏大變樣,“有一年我看附近多了座奧萊,然後,海濱城(購物中心)也開業了,這樣的發展速度讓人越來越期待。”他希望“這座城市充滿活力、充滿運動氛圍、體育産業發達”。
如今,他的很多期待都成了現實。
定居成都後,李俊慧開了一家自己的青少年羽毛球俱樂部。在俱樂部裏,他能明顯感到成都人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升溫。“大家經常談論各種賽事,相約打羽毛球、打籃球、騎行的人越來越多,運動帶來的快樂不斷感染著身邊人,吸引他們加入。”
現在,他正計劃開新的俱樂部。這兩年,參加他俱樂部的人不斷增加,李俊慧希望將來在成都的每個區都擁有一家自己的俱樂部。在一座熱愛運動的城市,他絲毫不懷疑這個願望能夠實現。
_______________
老撾留學生在成都做自己的“女主角”
2019年,初到四川成都,老撾留學生莫曉嵐就被來了個“下馬威”。
“你叫啥子?”快遞站的老闆問她。
“我是傻子?我怎麼是傻子!”害羞膽小的莫曉嵐又氣又急。她站著不説話,在旁人提醒下,她才知道,老闆是在問她叫什麼名字,要幫她拿快遞。
這是她來中國的第一年。此前,這個內向不愛説話的老撾姑娘,只要一聊起中國電視節目、偶像明星,便能滔滔不絕講上很久,“我最喜歡中國古裝電視劇了,《延禧攻略》裏面的衣服特別美,我好想穿一次!”
莫曉嵐的父母做外貿生意,經常與中國客戶打交道,看著女兒如此喜愛中國,就鼓勵她去中國留學。
2018年,莫曉嵐開始在當地孔子學院學習中文。後來,母親還為她請了老師,課後持續加強練習。
通過漢語水準考試(HSK)後,莫曉嵐申請就讀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可一到成都,她就因為中文水準不好而鬧出了許多笑話——“中文真的太難了!”
但她並沒有放棄,不僅考過了HSK五級,更熟練地掌握了四川話,“‘孩子’是鞋子,‘鬼起火’表示我很生氣,‘巴適得很’可以用來形容我吃到冒菜和幹鍋的感覺……”
如今,莫曉嵐已經能夠用流利的普通話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再次回憶起這段經歷,她覺得自己“經歷了很大的成長”。
“之前什麼都不敢嘗試,來到成都,我逐漸鼓起勇氣,什麼都嘗試、什麼都做了!”逐漸成長的不只是莫曉嵐的語言能力,當年還在螢幕裏看電視節目的她或許不會想到,自己如今也成了節目裏的“女主角”。
莫曉嵐正憑藉所學的廣播電視專業知識,探索用自己的鏡頭,講好自己的中國故事——她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揭開了巴蜀文化的源流;在錦江,坐上游船感受成都夜景的繁華旖旎;在蜀錦蜀繡博物館,與專家探尋絲綢之路背後的秘密……經過不斷努力,她的作品被越來越多人看到並認可,“在這裡,我不僅收穫了專業知識,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傳統。”
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在即。此前的預熱活動中,莫曉嵐就協助組織校園裏的老撾同學,編排了具有老撾特色的舞蹈進行演出,現場氣氛熱烈。現在,她與同學參加了相關培訓,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場館志願者而努力。她還準備繼續拍下自己做志願者的日常生活,繼續更新。
_______________
人手一張零距離合影,大運會真的“發熊貓”了
採訪80後創業小夥兒張賜最大的收穫,是記者有了此生第一個與熊貓互動的視頻,以及第一張與熊貓零距離的合影。
是真的,成都大運會,“發熊貓”了!
這個盛夏,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頂流”花花,每天午後就基本躲進了空調屋,讓從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粉絲都難睹芳容。但在基地門口,一個“花花的家——元宇宙大熊貓互娛體驗館”可以彌補遺憾。
在體驗館裏,除了有各種讓人挪不開眼睛的熊貓文創,還有張賜的主打産品“體積視頻大熊貓XR合拍”。
在螢幕上,遊客拿起竹筍晃幾下,憨態可掬的熊貓就被吸引了過去;但在現實中,遊客面前空無一物,全靠“演技”。當然,這一點兒也不妨礙遊客把與熊貓互動的小視頻實時下載、發朋友圈、收穫無數個讚。
大運會期間,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可以擁有這個科技帶來的國寶饋贈。
作為這家創業公司的CTO(首席技術官),張賜從事虛擬現實行業十幾年。他坦言,熊貓合拍用到的體積視頻,是一項相對成熟的技術,卻鮮少和普通人的生活産生關聯,“我想讓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活”。
張賜解釋,體積視頻是一種可以捕獲三維空間信息並生成三維模型序列的技術。他們利用專業相機組成的360度拍攝矩陣,來獲取大熊貓的活動視頻,再利用特效拍攝技術,實現體驗者與大熊貓的“同框合拍”。
張賜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在這裡度過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時光,本科學的是計算機,研究生出國留學,學習虛擬現實相關專業。回國後,他做過5年的機場塔臺模擬機,做過3年的飛機模擬機,儘管和現在的熊貓合拍似乎相去甚遠,事實上,背後所依託的一直是他的專業——虛擬現實。
2018年,張賜開始創業,體驗館在去年國慶假期正式開業。雖然是虛擬現實,但與遊客“合拍”的是一隻如假包換、名叫“二娃”的熊貓。張賜團隊對著它拍攝了一個星期,“熊貓不會根據你的需求擺造型,我們只能抓拍”。積累了數小時的素材,目前應用於與遊客合拍的只精選出了其中十幾秒。
遊客對熊貓的喜愛,讓體驗館開業不到一年已開始盈利。“我做了十幾年技術,以前都是以技術為導向來開發一些東西,但做了這個面向普通消費者的體驗館之後,我覺得我的想法變了,以前就自己做自己的,自己喜歡就好,現在會想,這個技術要讓大家用得上,讓大家喜歡。”張賜説。
科技讓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這是張賜和他的體驗館的願望。伴隨著“花花的家”中每天熱鬧的“咔嚓”聲,這個願望正在實現的路上。
_______________
社區鄰裡中心的“洋助理”
英國小夥奧利弗是為愛而來到四川成都的。
2015年,他在澳大利亞留學,認識了一位來自四川廣元的姑娘。隨後,兩人相戀。2018年大學畢業後,他跟著這位姑娘來到了成都。
“我是一個鄉村男孩,在我的老家,少見這樣的繁華……”到成都的第一天,奧利弗坐在滿載著行李的計程車上,經過一幢幢高樓大廈,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成都帶給他的衝擊,不僅僅在於這些高樓。氣候狀況、生活習慣、飲食口味……對於他來説都有很大差異,需要好好去適應。特別是由於他只會説簡單的普通話,初到成都時,他並不能很快地融入所居住的社區,“至少對我而言,沒有一個有效的信息網,能讓我及時尋求他人的幫助。”
但奧利弗發現,即使語言不通,成都人同樣對他很友好。逛街的時候,總會有和善的陌生人與他打招呼;出門的時候,熱心的嬢嬢會為他指路;遊玩的時候,路過的小朋友嘗試和他説英語……“雖然有時有點奇怪,但大家都非常可愛!”
成都的美食同樣讓他欲罷不能,他説,自己現在“超愛吃川菜”。來成都之前,他就很喜歡吃辣,不過在女友的帶領下,才終於習慣川菜“每頓都有辣”。
感受到愛的奧利弗,逐漸習慣了起在成都的生活。
“當初多希望別人能幫助我啊,現在我希望能幫助別人。”2021年,奧利弗了為桐梓林國際社區鄰裡中心的一名外籍助理。桐梓林社區是成都最早一批國際化社區,目前有來自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超千名外籍居民,是成都外籍人士居住最集中的社區之一。誰在社區裏遇到問題,都可以找奧利弗解決,雖然許多事情很瑣碎,但他仍然覺得幫助他人“很值得”。
7月28日,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開幕。現在,每週桐梓林社區都會舉辦大運會主題的社區活動。在6月底的“愛成都·迎大運”英語課活動中,這位“洋助理”作為講師,引導來參與活動的居民分享自己的大運故事。
“我的課堂中有許多互動環節,我覺得氣氛活躍起來,就會有更多的居民參與我們的活動。”奧利弗説,自己同樣喜愛運動,他願意以這樣的方式為大運會作貢獻。
“成都將現代生活與悠久歷史結合得恰到好處,熊貓、川菜、生活……每一點我都很喜歡!”作為一個網絡博主,6年來,奧利弗製作了近百條Vlog(視頻日記),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定居成都的生活日常。他希望,將自己在成都感受到的愛,傳遞給更多人。
_______________
三軍儀仗隊女兵的大運情緣
升旗手教練曹玉蕊正在爭分奪秒地利用好成都大運會開幕前的這段時光。她在訓練營裏帶著升旗手志願者一起反復打磨儀態動作,做著最後的衝刺。
2017年,川妹子曹玉蕊考入西南石油大學。當時,三軍儀仗隊選拔女兵,在全國只招40人的激烈競爭裏,1999年出生的曹玉蕊成功入選,並成為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在參軍入伍的兩年裏,她先後執行了30余場重大任務。2022年,曹玉蕊再一次被選為成都大運會升旗手。
由於比賽延期,曹玉蕊因面臨畢業而錯失了成為志願者的機會。後來,團隊主動聯繫到她,問她是否願意成為升旗手教練,為大運會選拔、培訓升旗手志願者。曹玉蕊當即便答應了。
選拔環節,曹玉蕊感受到了學生們對於成為大運會志願者的熱情。3輪面試優中選優,組成了如今升旗手志願者的班底,之後又歷經了3個階段的嚴格培訓。在曹玉蕊所帶的小組微信群裏,學生們經常把自己在各自學校加練的影像傳進來,請她幫忙看看有沒有哪需要改進。
每天的訓練從站30分鐘的軍姿開始,志願者的手掌和大腿之間各夾上一張撲克牌,肩膀齊平與否、眼神姿態是否自信,都在教練的觀察範圍之內。齊步行進考驗團隊默契,綁旗、挂旗、甩旗等技術環節也要反復打磨。
其中很有趣的一個環節是,每次曹玉蕊會在訓練時用手機拍下升旗手面部的特寫鏡頭,然後與學生們一一復盤。“因為等到正式開賽時,直播的鏡頭很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掃到升旗手的臉,每一個表情細節都很重要。”曹玉蕊説。一開始,學生們還會因為彼此五花八門的表情笑場,現在曹玉蕊感覺到,自信和熱情正從他們的內心散發出來。
身為教練,曹玉蕊直觀地感受到志願者的責任感。有一次,一名學生發燒了,曹玉蕊本想請她休息,但是對方堅決希望來到場邊戴著口罩學習技術要領。還有一次,一名志願者的話令曹玉蕊很感動,“我被小曹姐從茫茫人海裏選中了,一定要表現好。”
這樣的心情曹玉蕊非常熟悉。事實上,她也是個喜歡“自找苦吃”的年輕人。外公參加過抗美援朝,爺爺也是由於三線建設才來到成都,這份紅色基因深深影響了曹玉蕊。入伍前,她特別希望能到偏遠的艱苦地區服役。被選為三軍儀仗隊隊員後,在部隊期間,寒冷的冬日裏他們穿著薄薄的衣服訓練,汗水能濕透衣衫,睫毛上、頭髮上也都挂著冰碴兒。在烈日裏,他們的動作也要紋絲不動。所有的嚴格要求只為了在重大場合沒有一絲失誤。
成都大運會是中國西部地區首次舉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曹玉蕊也親眼見證了大運會給自己家鄉帶來的變化。這裡修起了悠長的星光綠道,現代建築群拔地而起,也成了周邊旅遊的熱門打卡地。
大運會是年輕人的交流和比拼,但也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更多幸福感。“等到開幕那天,老人們都想去東安湖附近看燈光秀。”她説。
賽事期間,她將在幕後時刻陪伴著升旗手志願者們。從後臺齊步行進到升旗臺,完成規定動作把國旗升起的這段路,世界將聚焦于這些升旗手。這是曹玉蕊最擔心的關鍵環節,但是她有信心,這些年輕的面孔能向全世界展現中國青年的自信和朝氣。
_______________
打造“蓉寶”機器人的“幕後高手”
從某種程度上,80後張睿睿作出了和70後馬斯克一樣正確的選擇。
2018年,當張睿睿帶著一幫英國海歸同學回成都創業時,機器人行業還沒有今天這麼熱鬧。自掏腰包創業,資金有限,創業之初,他只能選一個技術路徑來決定機器人的“底盤”。通俗點説,就是機器人的“視覺”,靠攝像頭還是雷達——他選擇了雙目視覺。
“雙目視覺相當於用攝像頭進行純視覺導航。但在4年前,鐳射雷達是主流,連特斯拉都還沒有做出完全雙目視覺的導航,但它今天已經能完全靠攝像頭了。”張睿睿解釋,雙目視覺的優勢在於導航精度高、成本低,“特斯拉現在裝8個攝像頭一共不過120美元,而一個鐳射雷達可能就要幾萬元”。
被稱為“特殊服務生”的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專用的“蓉寶”機器人,用的就是雙目視覺導航。而張睿睿是打造“蓉寶”機器人的“幕後高手”。
張睿睿本科和碩士讀的都是機械工程,博士階段留學海外,選擇了當時在國內還鮮為人知的機器人相關專業,“那是2004年,可以説我是中國最早一批專門學機器人的博士”。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張睿睿師從國際機器人學泰斗、英國皇家工程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戴建生教授。求學期間,他就在當地創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申請了40余項專利,獲得過德國紅點工業設計大獎。
博士畢業後,張睿睿留在英國工作多年,成為一家歐洲500強企業的聯合創始人。直到2017年,他來到深圳,參加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獲得總冠軍,隨後又受邀到成都參與“快遞最後一百米”物流機器人研發項目。
“是導師讓我回中國參加‘深創賽’的,回來之後,我看到了機器人在祖國、在家鄉發展的可能性。”張睿睿就這樣留了下來。
回國創業初始,創業公司的核心團隊成員都是張睿睿在英國的同學,他把他們“打包”帶回了成都。“一方面成都給大家的印像是非常宜居的城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領域並不特別依賴地域。我覺得不管在哪兒,只要是我們團隊,都可以做出來。”經過數年發展,目前公司成員80多人,海歸佔10%左右,本土人才正在茁壯成長。
“蓉寶”機器人內置高解析度地圖,集建圖、全局/局部路徑規劃、障礙物檢測、數據融合等於一體,具有講解、問詢、翻譯、引領、應急救援等多項功能。這是張睿睿團隊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但他“手下”的機器人隊伍,遠不止於此。
“我要做的是服務型機器人,我也不想去重復別人做過的事。”張睿睿説。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看到了一個專為新能源汽車設計的充電機器人。投入使用後,車主掃碼下單,機器人就能載著電池奔赴普通停車位為車充電,解決城市中新能源汽車充電難的問題。
現在回憶最初的選擇,他仍覺得是一場冒險:“我們的錢只能賭一個,當時鐳射雷達有現成的底盤,比較容易就能做出來,這也是當時大部分國內機器人企業用的技術,但它的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團隊都支持這個決定,大家都是做研發的,我們看到了未來。”
成都大運會尚未開始,張睿睿透露,“蓉寶”機器人已經被不少地方“預定”,包括博物館、社區等。以後到成都參觀博物館,你或許就能遇到再就業成功的“蓉寶”機器人。
相關新聞
- 2023-07-24一圖了解成都大運會賽程及看點
- 2023-07-24成都大運會的“國際范”和“中國風”
- 2023-07-19一半山水一半城——龍泉山下龍泉驛
- 2023-07-18一城大運 滿城煙火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