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教師訪南京後呼籲:有能力的臺青,去大陸打拼吧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道 台灣“中時新聞網”7月23日刊登台灣數學教師陳宜廷去南京研習後撰寫的一篇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因疫情我3年沒去大陸了,這次參加台灣教師南京歷史文化研習,滿心期待地踏上回憶中的土地。7天的行程,有上課、交流、參訪,還有旅遊,在此記錄印象深刻的人、事、物。

 

參訪南京雲錦博物館,我們遇見了來自台灣的館長。雲錦是南京傳統的絲織工藝品,元、明、清三代曾作為皇家御用品,清朝設江寧織造府管理,《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任期間,奏請朝廷免除對機器數量的限制與稅額,使得雲錦工藝在民間得以發展。通過館長熱情且專業的講解,我們了解了雲錦的前世今生。這位館長還讓博物館轉虧為盈,在他上任前,博物館呈虧損狀態,雲錦一度因時代變化而衰退,他就任後大膽用創新的設計與行銷為雲錦重新注入活水,博物館經營起死回生,開始出現盈餘。

 

在南京大學教授的課堂上,意見交流激蕩火花。開營第一堂課是“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教授從國內生産總值、世界500強、綜合國力評比、軌道交通里程排行等多重視角説明大陸的崛起與未來發展藍圖。

 

走進金陵小學,我們感受到了教育的不一樣。這是座公辦學校,中西薈萃、五育(德、智、體、美、勞)並舉。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學堂有江南園林、傳統戲臺;在發展特色體育方面,校區有標準足球場、專業游泳池、還有風帆培訓;重視生態教學,學校建造了大型溫室植栽設備和魚水共生系統,並以智慧方式管理;體驗田園生活,校園飼養多種動物,每個班級有專屬的快樂農場,學生自主種菜享受農家樂。在參訪那天,正巧碰到鳳頭鴨入水儀式,看到回來幫忙的小朋友手抱著鴨,我開心地找他們合照。

 

整體而言,此次行程豐富充實,除了上課交流之外,我們還去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山陵、大運河博物館、揚州個園和瘦西湖,品嘗了鹽水鴨、燙幹絲、鴨血粉絲、桂花酒釀元宵等特色小吃,並在被譽為“中國最美書店”的先鋒書店和網紅打卡書店錦創書城看書買書。

 

最後,以南北朝文人謝朓的《入朝曲》首尾二句作為此行的心得,“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獻納雲臺表,功名良可收”。有能力的台灣青年,自信地跨出舒適圈去“逐鹿中原”吧。

 

臺教師訪南京後呼籲:有能力的臺青,去大陸打拼吧

 

圖説:觀眾在南京雲錦博物館“江寧織造與曹雪芹的《紅樓夢》”主題雲錦展櫃前參觀(孫參 攝)

標簽:臺生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