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多項經濟數據表現不佳 台灣工總呼籲恢復兩岸務實交流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08-11 16:22:03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台北8月9日電(記者陳君 王承昊)台灣當局近日陸續發佈的7月經濟數據表現欠佳。為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台灣工業總會發表白皮書建議“恢復兩岸務實交流對話,凝聚大陸政策共識”。
臺當局統計部門9日公佈,7月台灣CPI較去年同期上漲1.88%,漲幅較6月略為擴大;今年前7個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26%。該部門官員表示,7月CPI同比上漲,主因是休閒娛樂需求推升娛樂服務價格,加上肉類、外食費、房租、個人照顧服務費及醫療費用價格上漲所致。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剔除蔬果、能源價格因素,核心CPI同比上漲2.73%,創下近半年來的高點,漲勢持續擴大,顯示通脹壓力仍在。特別是服務類漲幅擴大至3.1%,是20多年來最大漲幅。該官員預測,8月台灣CPI可能再次回升至2%的通脹警戒線以上。
雖然近期整體CPI漲幅有所收斂,但物價累積等因素使得台灣民眾在親身感受上不如官方數據那麼樂觀。例如,台灣煙酒公司宣佈從8月開始,在超商、傳統超市等銷售的台灣啤酒系列商品單一售價調高5元新台幣;本地煙品每包也將調漲5至10元新台幣不等。
由於全球通脹仍處高點,貨幣緊縮壓力持續打擊投資信心。台灣7月出口387.3億美元,同比下降10.4%,連續11個月負增長。其中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134.2億美元,同比減少16.3%。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台灣累計出口2408.1億美元、同比減少16.9%;11大主要貨類中,只有“資通與視聽産品”出口實現正增長,其他降幅均超過10%。
該部門預估,8月台灣出口可能仍為負增長,要到今年四季度才有機會轉為正增長,終止連續4個季度的衰退。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最新公佈的7月機械設備進出口統計速報也顯示,7月機械出口值26.4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1.7%,已連續12個月負增長。
機械公會表示,今年美國和中國大陸兩大市場需求趨於保守,使得台灣機械設備出口減少。展望未來,機械公會對出口審慎樂觀。
台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8日表示,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兩岸貿易往來密切,兩岸不應該就此不交談、不來往,台灣産業界願扮演促進兩岸溝通協調、交流的角色。
台灣工總當日發表“2023工總白皮書”,以“破浪前行”為主題,揭露台灣産業面臨的“九大挑戰”,指出缺才、缺工、缺水、缺地及缺電問題日益嚴重。
為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工總在白皮書中提出八項行動策略建議,其中包括“恢復兩岸務實交流對話,凝聚大陸政策共識”。
白皮書指出,唯有確保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才能維繫台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苗豐強建議臺當局儘速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支持民間團體赴大陸參訪。
相關新聞
- 2023-08-09台灣7月出口同比減少10.4% 連續11個月負增長
- 2023-08-07臺報文章:臺商海外投資遭遇“五缺”困境
- 2023-08-04新聞分析:從電力之憂看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經濟之患
- 2023-08-03台灣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回跌 學者:最大問題是缺乏信心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