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共話古籍保護:在交流中實現“新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08-17 11:24:36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電 (陳欣怡 張楊彬)藏文古籍保護與台北故宮古籍修復,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經驗?
在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上,兩岸學者指出,運用現代化手段保護古籍文獻,需要兩岸加強在信息、技術和人才層面的交流合作。
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是國際藏學領域規模最大的學術會議之一,時隔7年于8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再次召開。320位中外學者參會,其中,港澳臺及海外參會學者達40余人。
西藏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擁措介紹了其所在的團隊承擔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科研成果:通過文字智慧識別系統輔助人工校對,將藏文古籍文獻印刷體識別率提升到96%以上,手寫體達到85%以上。
擁措説,這項技術已在西藏各圖書館積極推廣,並用於布達拉宮藏文古籍保護。它在未來還能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如識別藏醫藥手寫體文獻、構建藏醫藥知識圖譜等。
“以往做藏文古籍保護,會面臨人手不足的情況。近幾年隨著國家重視程度提高,學術隊伍壯大,像我們實驗室從事該方向研究的學者,從一開始的幾個人到現在十幾個人,老中青三代學者都有,研究成果也越來越豐富。”擁措説。
談及台灣地區古籍文物保護和修復情況,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國威介紹,除了秉持“修舊如舊”理念的日常性修復工作,目前台灣不少典藏單位還在積極開展善本古籍的“數位化”(數字化)工作。
“台北故宮善本古籍的典藏數量將近22萬冊,掃描頁面是一個大工程。經過收集歸入,讀者可以免費看到所有掃描的頁面圖檔。”劉國威説,台北故宮古籍科近年來與大陸古籍典藏和修復單位交流不斷。
劉國威表示,參加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是一次與大陸同仁交流的極好機會。“大陸的古籍修復單位和古籍保存數量更多,對研究者而言,能及時接觸到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和資訊十分重要。”
採訪中,劉國威多次呼籲古籍保護領域的兩岸交流。他説,北京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在古籍修復方面有很多專業人才,可以更多交流合作與資訊分享,讓古籍“新生”。
擁措也表示,任何技術都需要載體和實際的應用場景,因此兩岸學者都應持著開放包容的心態增進交流合作,共同普及推廣藏文文獻,助力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完)
相關新聞
- 2023-08-17打通服務台胞“最後一公里” 廈門首個區級“臺胞之家”揭牌
- 2023-08-16福建連續成功舉辦十一屆海峽青年節:青年的心近了,海峽就是咫尺
- 2023-08-16兩岸青年企業家熱議甬臺交流合作 共謀兩地融合發展
- 2023-08-16“920就愛你”海峽兩岸電商購物節暨兩岸青少年籃球友誼賽圓滿落幕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