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動能釋放!光伏産業增速超60%

綠色動能釋放!光伏産業增速超60%

 

協鑫科技寧夏中衛5GW顆粒硅應用示範基地生産車間。

 

受訪者供圖

 

綠色動能釋放!光伏産業增速超60%

 

戈壁灘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起層層“漣漪”;貨運港口,一箱箱滿載光伏産品的集裝箱正等待裝船;鄉村山野,排列齊整的發電板成了“陽光銀行”……中國光伏正在“閃閃發光”。

 

今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産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從製造端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製造環節上半年産量同比增速均超過60%;從應用端看,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新增並網7842萬千瓦,同比增長154%;從進出口看,上半年光伏行業出口總額超2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3%。作為中國製造業綠色新動能,光伏産業已成為中國工業經濟一大亮點。

 

上游生産製造忙,下游市場需求旺

 

夏日,寧夏騰格裏沙漠新能源基地,上百萬塊光伏板鱗次櫛比,在日光之下熠熠生輝——今年4月,國家能源集團在騰格裏沙漠的新能源光伏項目一期正式投産,並網容量達到100萬千瓦。

 

“該基地項目是國家千萬千瓦級‘沙戈荒’基地中首批首個備案、開工、投産的基地項目,也是國家第一條以開發沙漠光伏大基地、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寧電入湘’工程的重點配套項目。”國家能源集團有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項目以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主,配置建設相應火電調峰機組,新能源總裝機規模1300萬千瓦,規劃總投資超850億元。項目一期並網後,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18億千瓦時,約可滿足150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加快光伏大基地建設是中國推進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舉措。今年上半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實現新突破,其中光伏發電新增並網7842萬千瓦,同比增長154%。目前,光伏累計發電裝機僅次於火電,已成為中國第二大電源。

 

光伏産業快速發展,有效激發相關投資活力。上半年,國內光伏發電完成投資超過1300億元,約佔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資的50%。“甘肅、新疆、山西、湖北、雲南、廣東等地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提速,完成投資額均超過100億元。山東、河南、浙江加大城鎮和鄉村分佈式光伏佈局建設力度,完成投資額均超過120億元。內蒙古、甘肅也在持續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説。

 

下游應用市場需求旺,上游製造端更是一派火熱。

 

在協鑫科技寧夏中衛5GW(吉瓦)顆粒硅應用示範基地生産車間,一輛輛自動導引運輸車來回穿梭。從加料到取棒,該項目已實現全流程數字化和自動化操作。

 

“顆粒硅是一種顆粒狀的多晶硅,是光伏硅料環節的新一代技術。去年底我們顆粒硅每月産能剛超1萬噸,到今年6月底,顆粒硅月産能已經超過2萬噸。從市場份額看,我們生産的顆粒硅市場佔比從去年底的10%左右提升到現在超15%,可以説一直在加速跑。”協鑫科技助理副總裁宋昊告訴本報記者。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多晶硅産量超過60萬噸,硅片産量超過250吉瓦,電池片産量超過220吉瓦,組件産量超過200吉瓦,均實現高速增長。

 

“目前,中國光伏産業無論是市場規模、技術水準還是生産製造和産業鏈完善程度均居全球第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愈發凸顯。今年還有多個百萬級光伏基地在加快建設,將進一步助推經濟穩增長。”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江華説。

 

技術持續更新迭代,光伏産業釋放強勁增長動力

 

中國光伏産業強勁增長的背後,秘訣是啥?採訪中,多家企業道出同樣的答案:技術創新。

 

要把大自然賦予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光伏電池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關鍵。業內人士介紹,光伏電池技術正處於快速迭代升級階段——從傳統的P型PERC技術轉向N型電池技術。其中,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和HJT(本徵薄膜異質結)是N型新型電池技術的主要路線。

 

“我們基於TOPCon電池技術生産的TigerNeo組件,比傳統的P型組件單位發電增益至少可提升3%至5%,但生産成本基本可以持平,整體成本更具優勢。”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公司向全球銷售光伏組件約30.8GW,位居全球組件出貨量第一。

 

“堅持創新是光伏行業的主旋律。以晶科為例,我們擁有近2000人的技術研發團隊,過去一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就超過了55億元。”該負責人説,憑藉持續的研發高投入,過去3年,公司先後22次在電池片轉換效率和組件效率方面突破行業量産或實驗室測試紀錄,結合硅片薄片化、銀漿、膠膜等關鍵材料工藝優化等舉措,持續提升一體化成本優勢。“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創新生産模式,計劃在山西規劃建設56GW一體化大基地項目。該項目是行業內首次將拉晶、切片、電池和組件環節進行整合,將顯著提升生産效率,大幅降低人力、物流和倉儲等成本。”

 

一粒粒綠豆般大小的顆粒硅,有效降低了下游硅片的生産能耗和成本。宋昊告訴記者,目前主流多晶硅製備技術路線為採用GCL西門子法(改良西門子法)製備棒狀硅,協鑫科技採用硅烷流化床法生産FBR顆粒硅,則是另一種創新式的多晶硅製備技術路線。“相比棒狀硅,顆粒硅體積較小,直徑基本保持在2毫米左右,相當於一粒綠豆那麼大。它不僅電耗低,碳排放量小,還能有效助力應用端降低成本,更具市場競爭力。”宋昊説。

 

技術持續更新迭代,推動中國光伏行業降本增效,實現長遠發展。宋昊告訴記者,以多晶硅為例,10多年前多晶硅價格約在每噸50萬美元左右,目前其市場平均價已降至每噸7萬元人民幣左右。從應用端看,技術創新正推動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持續下降,大部分地區光伏度電成本已低於煤電水準。

 

産業鏈完備,為光伏企業帶來成長機遇

 

伴隨光伏産業加速發展,中國光伏也正“點亮”全球。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業出口總額超2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3%。據國際能源署(IEA)發佈的報告,中國是製造太陽能光伏供應鏈所有組件最具成本競爭力的國家,其成本比印度低10%,比美國低20%,比歐洲低35%。

 

“在行業共同努力下,中國光伏産業全鏈條堅持科技創新、降本提效,上下游産業鏈協同發展,形成了全球領先的技術水準、産業規模和生産成本,在産業鏈完備性、新技術導入能力和各環節全球市場佔有率方面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晶科能源上述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光伏企業持續推進創新,助力中國光伏産業鏈不斷完備。而光伏産業鏈日益完善,也為光伏企業帶來了更多成長機遇。

 

今年2月,一批光伏産業項目集中投産儀式在雲南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英利年産2GW光伏組件、正信光電年産2GW光伏組件、昆宇全自動電化學儲能、致信鋰電池儲能4個項目集中投産。“去年8月,我們正式啟動建設這條目前行業上單線産能最大的智慧新型光伏組件生産線。項目達産後,有望實現年産值超30億元。”大理英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俊超説。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能源局副局長馮安梅看來,發展光伏産業不僅有利於壯大能源資源經濟、激發綠電優勢,還有助於引進高端産業,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光伏産業發展為打造大理州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以光伏資源引産業,以光伏電站建設帶動,從硅料、拉棒、切片、電池片、組件、應用等各環節著手,引入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以産業園集聚,形成産業鏈上中下游良性內循環,推動提升光伏全産業鏈條韌性。”馮安梅説。

 

展望未來,中國光伏仍將繼續“發亮”。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內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如火如荼,海上光伏將迎來規模化發展,光伏發電滲透率也仍有持續提升的空間。接下來,可以在“光伏+交通”“光伏+儲能”等應用領域做文章,繼續發掘光伏産業發展潛力,促進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廖睿靈)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