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高品質的水果帶給大陸同胞”——探訪台東番荔枝果農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08-28 15:02:54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台北電(記者王承昊、陳君)“消息一齣,我們立刻來了信心,都動起來了。”台東果農蔡鴻義難抑臉上的喜悅。他口中的好消息,是今年6月大陸方面恢復台灣地區番荔枝輸入。
此前,因多次檢出大洋臀紋粉蚧等檢疫性有害生物,大陸暫停台灣地區番荔枝輸入近兩年。
這是在台東縣拍攝的一家番荔枝果園(8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番荔枝在台灣稱為釋迦。太平洋西岸的台東縣日照充足、雨水豐沛,是台灣番荔枝最大産地。“鳳梨釋迦”作為主要品類,種植面積約2700公頃,年外銷約1.5萬噸,其中一度有九成以上銷往大陸。
駛離台東縣城,向花東縱谷深處前進,卑南溪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相夾下衝出片片灘塗,滿坑滿谷的番荔枝果樹青翠欲滴。晨露未晞,記者跟隨蔡鴻義來到他的果園。
“7月剪枝,8月授粉,再過一兩個月疏果……”蔡鴻義邊介紹邊授粉。他手持授粉器,撥開花瓣,將授粉噴嘴卡進花蕊,旋轉授粉器並手捏噴粉球,“撲哧”幾下花粉便沿噴粉管抵達花蕊。有著16年種植經驗的蔡鴻義對這套動作輕車熟路。
到12月,眼前果花就會長成果香四溢、口感Q彈的番荔枝。“我們現在有做産銷履歷,每顆果實都可溯源。”蔡鴻義黝黑的臉龐滲著汗水。
果農蔡鴻義在為番荔枝授粉(8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2022年9月起,為確保輸往大陸番荔枝安全,台東方面聯合台東大學研究品質提升方案,組織果農、包裝廠等業者進行培訓、整改。“2020年我們就聽説果品有瑕疵。”台東縣縣長饒慶鈴説,因此解決問題的重點放在有害生物清除上。
台東大學教授李俊霖走訪多家包裝廠發現,清潔不規範導致“二次污染”是有害生物殘留果品的主因。
“‘鳳梨釋迦’如用水清洗不便運輸保存,因而只能人工手持高壓氣槍吹除果實上的粉蚧。”李俊霖説,此前因包裝廠未做好區隔,清潔人員也沒有規範流程,被吹走的粉蚧殼蟲易二次附著到其他果品上。
記者來到當地一家包裝廠看到,“進貨區”“清潔區”“包裝區”等作業區間設有白色防蟲網阻隔,清潔區內擺有氣槍和用防蟲網遮住的專用清潔籃。
包裝廠設施完善的同時,清潔技巧也是關鍵。清潔人員需一手持氣槍,一手以掌心托捧果品,果蒂向上,由上及下環狀吹拂,氣槍須始終朝下以免將害蟲或蟲卵吹向別處,每顆果實清潔時長不得少於30秒。
“新標準儘管會增加成本,但為了果品品質,我們必須要這麼做。”包裝廠負責人吳孟泰説。
李俊霖表示,台東大學會對各包裝廠逐一進行現場輔導和整改檢查。按照新的清潔規範,有害生物清除率可從此前的80%左右提高到如今的99%,符合大陸方面品質標準。
走進台東大學,記者發現同樣期待重返大陸市場的還有一群特殊的“學生”。8月初開始,台東方面在台東大學舉辦了5場番荔枝品質認證輔導課程,內容涉及包裝廠空間配置、産銷履歷認證、有害生物防治方法等,每場都有約百位包裝廠管理和技術人員參與。
台東縣農業專員楊珍琪表示,整改流程複雜細緻,但農民都很配合。下一步,專家將完成所有包裝廠的現場輔導,並提供改進建議,改善後給予認證。
“現在我對果品很有信心,我會把最高品質的‘鳳梨釋迦’帶給大陸同胞。”蔡鴻義談及未來説,有銷路才有錢賺,恢復銷往大陸能讓他的收入翻三番,“笑哈哈”的日子就要來了。
相關新聞
- 2023-06-21島內果農苦撐638天后終盼到番荔枝解禁令,民進黨抹黑大陸搞“統戰”結果被輿論淹沒
- 2023-06-21大陸恢復台灣地區番荔枝輸入 島內農民:期盼這天到來已等近3年
- 2021-09-19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關於暫停台灣番荔枝和蓮霧輸入大陸的通知
新聞推薦
- 亞洲同心 築夢未來——寫在第九屆亞冬會即將開幕之際2025-02-07
- 網友熱議年輕人——“花式”過年 煥新春節2025-02-07
- 節慶顯活力 四海年味長——乙巳春節假期回眸2025-02-05
- 冬奧三年又逢亞冬,冰雪熱,“燃”!2025-02-05
- 青春匠心:“煎”出團圓和紅火2025-02-05
- 福馬“同城生活圈”:雙向奔赴的團圓路更溫暖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