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物名師相聚北京 共話中華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9-05 11:38:01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馬曉葉)9月4日下午,“兩岸文物名師對話”活動在北京舉辦。兩岸文物保護、文物修復等領域專家面對面暢談中華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整場活動由三個單元組成,即:“穿越時空 久別重逢”“妙手匠心 定格永恒”和“血脈相連 共赴未來”。在共敘兩岸文物交流的難忘往事中,兩岸文物名師共話“兩岸一家親”的同胞親情。
單霽翔與馮明珠共同回憶兩岸文物合作交流情況(主辦方供圖)
兩岸故宮博物院老掌門人——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久違同框。兩位老院長共同回憶兩岸多次文物合作交流情況,從雍正、乾隆等相關專題展覽到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再到2015年兩岸共慶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等。他們認為,故宮博物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産。兩岸文物同根同源,飽含中華文明深厚的歷史底蘊,鐫刻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緊密相連、相輔相成,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財富。
“兩岸文物名師對話”活動在北京啟動(主辦方供圖)
中國首批“大國工匠”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織繡領域研究第一人王亞蓉講述了第一代紡織考古人的奮鬥歷程。她説,紡織考古學界有這麼一句話叫“千墓難得一衣”,特別是作為有機蛋白類文物的絲織品容易腐壞,極難保存。而中國的紡織考古人篳路藍縷、不懈努力,發掘、保護、傳承了中華服飾文化。台灣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院長何兆華説,紡織品的發掘和修復都是最急迫的,是搶救性的,由於環境條件特別艱苦,(挖掘)結果又不可預測,因此紡織考古工作者的工作難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9月4日下午,“兩岸文物名師對話”活動在北京舉辦(主辦方供圖)
故宮鐘錶修復專家王津和弟子亓昊楠把故宮的鐘錶帶到了現場,請嘉賓們共同聆聽“時間的聲音”。王津説他最近正在修復一對鐘錶中的一隻。王津説,這對鐘錶可有年頭了,70年前,他的師爺修復了其中一隻。根據師爺留下來的歷史資料,他正在修復另外一隻。王津説,在故宮修復鐘錶到他這一輩已經是第五代了,他繼承下來的自製鐘錶修復工具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也成為“文物”了。
李乾朗是台灣文化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古跡修護研究者。他用20多年的時間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繪製了51座古建築的樣貌。他的作品凝聚歷史,關照現實,直抵人心。李乾朗説,他希望通過畫筆解讀中國古代建築之美,讓中國人更加了解中國建築。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主辦方供圖)
相關新聞
- 2023-09-05參訪同文學堂,聽戲、品茗、剪紙,台灣學子在“老汕頭”再續前緣
- 2023-09-05“攜手連心 踔厲同行”——2023台灣青年大連行活動圓滿收官
- 2023-09-05第五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將於9月7日開幕
- 2023-09-04傾心架起兩岸融合發展的橋梁——臺商臺企投資北京宣介會召開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