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重點區域實現5G連續覆蓋 智慧海洋開啟“藍色”經濟新賽道

隨著海洋5G覆蓋不斷擴圍,中國海洋産業智慧化進程不斷加快,5G海洋牧場、智慧海洋裝備、海洋大數據等一批新産業、新業態發展提速。跟隨系列報道《中國經濟新賽道》,來看智慧海洋引領的“藍色”經濟賽道。

 

這兩天,在離青島海岸30多公里的朝連島上,工作人員正在架設海島5G基站,讓5G信號半徑沿航線擴大了53.5公里,基本實現了青島近海海域的5G連片覆蓋。在福建,正在試驗“5G+衛星+海纜”的互聯互通,以滿足多種海洋産業重點場景通信需求。在湛江東南的海島上,正在試驗5G+微波、5G+衛星、手機直連衛星等前沿技術的可行性,加速海上5G網絡覆蓋。

 

中國聯通網絡部副總經理 趙靜宜:我們遵循“站得越高、看得越遠”的海上5G網絡建設原則,在有沿海山體地理優勢的地區,優先建設高海拔的5G基站;在沿海平原地帶,綜合陸地和海上平臺、島嶼設計多級接力覆蓋方案。在海上,我們研發了5G+微波、5G+衛星的融合方案,有效保障了海上5G網絡的按需部署能力。

 

近年來,中國加快海洋強國建設,為引導産業界加快推進5G與海洋發展的深度融合,強化構建智慧海洋5G網絡,採取了5G+衛星+Wi-Fi融合組網,分區域覆蓋沿海、近海、遠海三大場景。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在廣東、山東、福建、浙江等10個沿海省份,實現了重點區域、海岸沿線以及近海海域最遠40公里內5G網絡連續覆蓋。

 

中國信通院無線電研究中心無線産業部副主任 曹磊:這些沿海5G網絡具有海面超遠距離高速率數據傳輸的優勢,與衛星、Wi-Fi等技術手段結合,不僅滿足沿海、近海和遠海等不同海域通信需求,還能賦能海洋領域智慧應用。

 

5G加速融合産業 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不斷織密的海上5G網絡,讓5G+海洋牧場、5G+海上鑽井平臺、5G+智慧船舶等智慧海洋新應用不斷涌現,正在改變著海上的生産生活。

 

福建寧德三都鎮是中國大黃魚養殖核心區,全國80%以上的大黃魚産自於此。當地漁民主要通過近海漁排的水下網箱養殖大黃魚、鮑魚等海産品。這個海洋牧場已經開始嘗試用水下機器人來幫助漁民養魚。

 

中國移動福建公司寧德分公司無線網絡工程師 雷起起:通過5G網絡可以讓一個有經驗的水下機器人操作手,快速去服務多個漁場,提高水下的巡檢效率,基本可以滿足超清畫質視頻的傳輸,操作時延可以控制在0.1秒以內。

 

當地養殖戶告訴記者,水下網箱容易被海蠣殼等雜物割破,造成經濟損失。

 

大黃魚養殖戶 陳錦生:水下肯定不可能每一張網都拉起來查看,只有靠機器人探到海裏面去,破掉及時補起來。現在一筐魚都是大幾百萬元,一下子跑掉也會跑很多。

 

如今,漁排都裝了5G高清攝像頭,養殖戶不用像以前一樣常年駐守在海上,用手機就能遠程查看養殖情況了。

 

養殖戶 石求立:以前看漁排,一整年都在漁排裏面。現在一年中,半年出去外面,手機裏面就看得到,很放心。

 

同樣用上高速5G網絡的還有離岸超過百公里的海上油氣平臺,在珠江口盆地的西江油田,新一代檢測機器人及多種智慧移動終端上線運行,通過5G網絡的高效傳輸,平臺可以實現無人值守。

 

中國海油西江油田作業區總經理 陳三君:依託5G高速網絡,正在進行颱風生産模式的改造,颱風來臨時,在陸地實現對海上生産設施的遠程監測與操控,有力地促進海上油田的安全穩定生産。

 

5G向海,正在推動中國海洋産業自主創新,加快漁業、交通、能源、環境監測等行業的智慧化、數字化融合發展。

 

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劉曙光:傳統的海洋漁業、傳統的海洋製造業,包括海工裝備、一些新能源的開發,實際上就需要信息的整合,需要智慧海洋的建設。

 

5G駛向深藍 催生智慧海洋産業新賽道

 

智慧海洋建設,正在推動海洋傳統行業數字化、綠色化、智慧化升級。催生出一批海洋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與新裝備,開啟智慧海洋産業新賽道。

 

記者來到青島的一家生産傳統海上浮標的企業時,正好趕上他們新研發的海上無人觀測帆船組裝完成。它不僅可以用風帆來提供航行的動力,頂部的太陽能板,還可以給多個海洋環境監測設備供電,在海上連上5G網絡,可以實現海洋環境的智慧化監控。

 

青島海研電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李洋:在船體上面可以搭載常規的水質監測儀,和一些營養鹽,包括一些氣象觀測感測器。有了5G以後,我們在沿海區域可以覆蓋到50海裏左右。通過信號傳輸,我們可以直接將觀測的信息進行回傳,實現岸基的操控中心和無人帆船之間的信息交互和遙控。

 

據介紹,這樣的監測平臺入海後,可以實現對海岸帶生態環境的常態化走航式監測,將改變以往靠人員出海監測成本高、數據不連續等問題。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無人監測帆船剛剛接到了三筆訂單,開始準備量産。

 

不只是海面上,在5G智慧海洋牽引下,海面下的智慧裝備也開始進入産業化開發。這家生産水下機器人的企業,正在利用海上5G高頻寬的特性,研發新一代的水下機器人。

 

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范平:我們的水下機器人産品有小的、中等的、大型的,適用不同的海域,這些機器人在水下拍攝的視頻信息,都可以通過它的線纜傳遞到水面。數據可以直接通過5G網絡傳回到陸地,然後在數據中心進行自動化的識別和數據的分析。

 

5G技術擴展到海洋領域,不僅推動了行業數字化的轉型升級,為信息消費帶來新賽道和新模式,同時也帶動智慧化海洋工程裝備産業發展。中國海洋相關産業新註冊企業數量逐年增多,特別是5G技術開始進入海洋領域的2020年,新註冊企業量較上一年幾乎翻倍,並在此後保持高速增長,截至8月底,今年已新註冊近4萬家海洋相關企業,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八成。

 

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劉曙光:智慧海洋的時代剛剛開啟,相關産業正在以一個比較井噴式的速度和態勢往前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賽道。傳統的海洋資源的保護開發、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等,整個海洋産業進入了智慧化升級的時代。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