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倡導者也是行動派——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行動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與認同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9-27 10:35:48 | 來源: 新華社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6日發佈《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白皮書,全面介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和生動實踐,展現了中國願更好與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心。多國人士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充滿中國智慧,踐行這一理念將凝聚更多國際共識,共同應對全人類面臨的挑戰,併為人類社會未來發展開闢美好願景。
為徬徨求索的世界點亮前行之路
白皮書指出,10年前,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目的就是回答“人類向何處去”的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為徬徨求索的世界點亮前行之路,為各國人民走向攜手同心共護家園、共享繁榮的美好未來貢獻中國方案。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著眼當今時代需求,又關乎世界長遠發展,是習近平主席為全球應對時代挑戰和機遇所貢獻的重要智慧結晶。”英國國際關係顧問基思·貝內特認為,習近平主席具有遠見卓識,為人類前進的道路指明瞭正確方向。這一理念融合了中國傳統智慧,同時適應二十一世紀現實需要,將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有效推動可持續的全球化發展。
“中國古代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中國人民推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美美與共’。”《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裏克·科爾茹姆巴耶夫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再次點明當今世界和人類社會離不開和平與發展、公平與共贏。
和平赤字不斷加深,發展赤字持續擴大,安全赤字日益凸顯,治理赤字更加嚴峻……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新舊問題與複雜矛盾疊加碰撞、交織發酵。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常態。
“世界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印尼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正當其時,這一理念回應了世界的普遍期待,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所在。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裏·蘇斯洛夫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極強現實意義。“這一理念尊重各國獨立自主發展權利,倡導共同應對風險挑戰,這符合世界大多數人的利益,助力世界和諧發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於人類社會進步具有偉大貢獻,打破了歷史局限性,洞悉了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説,“當今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認為這一理念必將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廣泛推進。”
以實實在在行動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白皮書指出,中國既是倡導者也是行動派。10年來,中國用篤定的信念和紮實的行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落實“三大全球倡議”,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共同行動,為各領域國際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幫助塞內加爾建設了方久尼大橋、迪亞姆尼亞久工業園等多個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為塞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塞內加爾中國問題專家阿馬杜·迪奧普説,中國堅定致力於與國際社會一道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這不止是承諾,而是通過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等重要倡議將其具體化。“我相信中國式現代化倡導的高品質發展將繼續啟迪世界。”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塞巴斯蒂安·舒爾茨説,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弘揚真正的多邊主義,致力於彌合南北發展鴻溝、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世界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10年來,中巴經濟走廊給巴基斯坦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變化。”巴基斯坦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中心主任哈立德·泰穆爾·阿克拉姆認為,走廊建設極大促進了巴基斯坦經濟社會發展,使巴基斯坦人民充分認識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正含義。他説,中方先後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這一理念是真正意義上為全人類、為各國人民福祉著想,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所倡導和遵循的理念與發展原則”。
柬埔寨貝爾泰國際大學資深教授約瑟夫·馬修斯表示,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與其和他國交流互動息息相關。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三大全球倡議”致力於在不同國家間建立和諧關係,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以柬埔寨為例,中國積極支持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等重大項目建設,促進區域互聯互通,助力柬經濟發展。”
白皮書指出,面對此起彼伏的熱點問題,中國始終致力於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推動國際地區問題解決。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説,沙特和伊朗在中國斡旋下實現和解,這正是中方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例證。“這一理念內涵豐富,未來定將成為國際合作的基礎。”
“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員,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堅定站在一起,並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等倡議支持各國發展;面對當前各類挑戰,中國又提出‘三大全球倡議’,為各國攜手合作貢獻力量。”肯尼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認為,“中國推動和平解決衝突,促進全人類共同發展,贏得了全世界尊重。”
凝聚起團結合作的廣泛共識
白皮書説,10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斷豐富和發展,實踐穩步推進,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利己主義和保護主義,打破了個別國家唯我獨尊的霸權思維,反映出中國對人類發展方向的獨到見解,對於推動各國團結合作、共創人類美好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阿拉伯投資者聯盟主席賈邁勒·巴尤米表示,中國提出符合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一系列倡議,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減貧,這有效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團結穩定,中國付出的巨大努力值得國際社會尊重。
“西方社會奉行的‘叢林法則’追求零和博弈,中方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則倡導合作共贏,這兩條道路高下立判。”巴西伯南布哥州記者協會主席穆希奧·阿吉亞爾説。
在瑞士亞洲商會主席烏爾斯·盧斯滕博格看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唸有助於人們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的和平生存,從而更好地開展全球減貧行動,推進全球健康、教育、環保等事業前進。
古巴國際政策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愛德華多·雷加拉多指出,當前不公正、不穩定、霸權主義橫行等挑戰嚴重阻撓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國際社會應捍衛多邊主義,而中國通過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一系列實際行動為國際合作凝聚力量,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白皮書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實踐,已經在國際上凝聚起團結合作的廣泛共識,匯聚起應對挑戰的強大合力。展望未來,這一理念必將煥發出愈加鮮明的真理力量、更為彰顯的引領作用和超越時空的思想偉力,為人類社會開闢共同發展、長治久安、持續繁榮的美好願景。
在盧旺達經濟分析師斯特拉頓·哈比亞利馬納看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集中反映出中國擘畫的未來全球各國攜手合作、共建人類家園的美好圖景。“這一理念著眼於為現在、為未來的世代謀劃幸福。從長遠看,這一理念將愈加凸顯出重要意義。”
“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70多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這證明中方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聯合國貿發會議資深經濟學家梁國勇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必將有力推動全人類的和平發展、繁榮進步。”
展望未來,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德米特裏·諾維科夫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能夠將不同國家的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建設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將為全人類邁向更美好未來持續作出積極貢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執筆記者:王雅楠、何夢舒、湯潔峰
相關新聞
- 2023-09-26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白皮書
- 2023-09-26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
- 2023-09-26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白皮書中這些話令人印象深刻
新聞推薦
- 遊戲、網文、影視劇……中國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
- 突破、創新、佈局,新年新幹勁!人工智能加速在各行業“落地生花”2025-02-17
- “想帶更多同學來見識大陸的精彩”2025-02-17
- 香港故事丨大紫荊勳章獲得者李焯芬:做中華文化的“老義工”2025-02-17
- 外交部:中國消費市場正實現從“量”到“質”的變革2025-02-13
- 元宵節,解放軍用閩南語喊話臺艦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