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製造者”別裝“無辜受害者”(日月談)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10-13 11:15:17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民進黨當局日前發佈2023年“防衛報告書”,極力渲染“大陸軍事威脅”,宣稱要在島內依託各個守備區地形、地物、地貌、鄉鎮、建物等佈防,形成所謂“重層縱深反擊能力”以“迫敵犯臺失敗”。這份依託于假想的報告,生生捏造了台灣進入城鎮戰、巷戰而島內民眾“人人上戰場”的恐怖氛圍。
此前,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曾聲稱台灣要提高自我防衛能力,訓練平民使用武器,讓“數百萬台灣人手持AK-47步槍”,在街角、大樓進行防衛,驚悚言論令島內民眾不安。民進黨當局這份厚達數十頁的“防衛報告書”,則以看似專業嚴謹的腔調描繪了同樣荒誕不經的畫面——在二者的狂想中,台灣民眾都被迫“零距離”直面戰火。
兩岸明明有和平相處的選項,有互利共贏的現成路徑,為何民進黨當局執意選擇對抗,還要用想像中的慘烈戰爭場景恐嚇台灣民眾?只因其頑固堅持的“台獨”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正是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民進黨當局惡人先告狀,是為“倚外謀獨”和購買美國武器找藉口,更是要把自己攪亂臺海的鍋甩給大陸。
2008年到2016年的8年間,兩岸在和平發展道路上攜手而行,臺海氣候春暖花開。民進黨上臺後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致形勢急轉直下,兩岸關係迅速冰封。其後7年多時間裏,民進黨當局幹了多少謀“獨”挑釁的事,早已不勝枚舉。是誰搞砸兩岸關係,讓寧靜的臺海重生波瀾,把台灣帶向兵兇戰危的境地?答案不言自明。
民進黨要角們偶爾也會説些諸如“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兩岸要坐下來談”“樂見兩岸交流”之類的漂亮話,奈何説的和做的南轅北轍,只暴露了口蜜腹劍。且看民進黨當局近期都幹了些什麼——將“雙十”活動的英文名改為“TAIWAN NATIONAL DAY”(意為“台灣國慶日”);提出所謂“參與聯合國四大訴求”,鼓噪加入聯合國;稱兩岸宗教和學術領域交流“比較危險”,要求島內相關人士非必要別前往大陸……樁樁件件,不是宣揚“一邊一國”就是阻擋兩岸交流。
在以武謀“獨”方面,民進黨當局更是不遺餘力。在民進黨當局的感謝聲中,美國日前批准5億美元對臺軍售、首次提供台灣8000萬美元軍事融資貸款;民進黨當局2024年度防務預算高達6068億元新台幣,創歷史新高,較8年前增長近1倍;2020年至2022年,台灣是美國最大的武器買家……武器越買越多,債臺越築越高,換來了什麼?誠如島內有識之士所説,買美國武器換不來安全,台灣要安全,唯有尋求“避戰”,尋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民進黨搞以武謀“獨”和“倚外謀獨”,卻是不折不扣的“引戰”“求戰”。
島內媒體近期發佈的“年度兩岸關係大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擔心“台獨”和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比例上升。這説明,越來越多台灣民眾已認識到,“台獨”即意味著戰爭,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不僅成為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也成為台灣民眾和平安寧生活的最大破壞者。
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民進黨當局逆流而動,執意把兩岸關係推向危險境地,一邊“引戰”把台灣帶往火坑,一邊甩鍋口稱“大陸威脅”,企圖把自己這個“麻煩製造者”打扮成“無辜受害者”。民進黨當局想用這種低劣伎倆欺騙世人,註定是癡心妄想。
相關新聞
- 2023-10-12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幻覺”
- 2023-10-12臺當局將再現“鉅額超徵稅收”,稅制長期分配不公引質疑
- 2023-10-10臺報社論:“賴式廢話”接二連三引民怨
- 2023-10-10馬英九:與“台獨”路線切割才能保障家園和子孫安全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