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評理|共識大於分歧,中歐應深化合作並肩前行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10-16 16:34:41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在全球媒體紛紛聚焦巴以衝突的背景下,上週四到週六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二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似乎顯得很低調。
但是,這一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共同出席的對話會議,對中歐雙方而言或都將具有深遠意義。正如王毅對博雷利所言,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世界處於關鍵十字路口。因此,中歐雙方如何正確樹立相互認識、調整有關政策,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
今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週年,中歐經貿往來日益密切,這不僅有利於發展更具建設性的雙邊關係,也有利於推動雙方各自的經濟發展。
當前,環顧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格局風雲變化之下,中歐關係也不可能“毫無波瀾”。從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到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以及俄烏衝突和如今的巴以衝突,都讓中歐關係經受考驗。
中歐雙方在國際事務上的視角不同,因此面對各類國際問題,雙方在觀點上也自然會産生分歧。這類分歧,證明中歐雙方對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存在著不盡相同的展望,而雙方自然也會因此調整自己的有關政策。
歐盟方面將中國重新定義為“制度性對手”,“去風險”也成了其最新對華政策的關鍵內容。對於中國來説,這一轉變是難以接受的。
從本次中歐對話來看,雙方之間的某些分歧將會持續,但雙方都同意在處理雙邊關係以及全球事務上,維持建設性和負責任的往來,這一點可喜可賀。
由於中歐雙方都期待在今年年底舉行“中歐峰會”,就召開這一會議達成的共識,也意味著未來雙方將需要繼續在一系列廣泛議題上保持更密切的溝通。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10月16日社論
原標題:Better grasp ties, uphold strategic partnership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編譯:涂恬 編輯:李海鵬
相關新聞
- 2023-10-15王毅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舉行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
新聞推薦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
- 聯大第2758號決議系列答問(一)2025-04-24
- 廈門集美出臺“聚賢新政”吸引台灣人才政策速遞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