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常思量”——各界紀念台灣光復78週年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10-26 11:52:09 | 來源: 中新社 |
“張燈結綵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創作于1946年的《台灣光復紀念歌》,25日又在台北中山堂外的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前響起。
當天,台灣民間團體在此舉辦紀念台灣光復78週年活動,各界人士向紀念碑鞠躬、獻花,並唱起《台灣光復紀念歌》《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台北公會堂(今為中山堂)舉行。次年,10月25日被定為“台灣光復節”。由台灣音樂家陳波、陳泗治創作的《台灣光復紀念歌》,表達了對台灣光復的喜悅之情。
此後,每年的台灣光復節,這首歌常會在中山堂內外響起。但是,2000年12月,民進黨當局取消台灣光復節放假後,如今不少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已淡忘或忽視這一節日。
儘管如此,數十年來,台灣民間團體堅持在每年10月25日舉辦相關紀念活動。
當天在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前,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表示,舉辦紀念活動是希望恢復社會對台灣光復的歷史記憶,表達台灣人民熱愛祖國、支持統一的心聲,以及堅決反對外部勢力介入台灣問題。
“歷史不容扭曲。”參加紀念活動的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表示,由於民進黨當局修改教科書,將“光復”改為日本所謂的“終戰”、將“日據”稱為“日治”等,有些年輕人對台灣光復史不了解或存在偏差。
王正表示,民進黨當局將美化日本殖民統治作為“去中國化”的一種手段,企圖把台灣和大陸的相關歷史切斷。台灣中小學教科書要撥亂反正,寫入正確歷史觀。
勞動黨副主席王娟萍認為,面對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台灣社會各界要正視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反對“台獨”,回到中華民族立場,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堅守民族大義,弘揚民族正氣。
連續多年參加紀念台灣光復活動,《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表示,要繼承台灣同胞的愛國主義傳統,致力於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大業。“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臺海和平,以及確保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
雖然霜降已過,但台北還有些炎熱,不少人頂著烈日參加當天活動。“不能忘,常思量。”紀念活動結束後,參與者陸續離去,有長者仍默默地吟唱《台灣光復紀念歌》。(完)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相關新聞
- 2023-10-26莊嚴的日子永載史冊 決不容遺忘——島內各界紀念台灣光復78週年
- 2023-10-20紀念台灣光復七十八週年主題交流活動在武漢舉行
- 2023-10-09台灣多個社會團體聚會慶祝“光輝十月”
- 2022-10-27祖國完全統一才是對台灣光復的最好紀念!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