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署名文章:通過“一帶一路”,中國聯接世界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10-26 11:02:11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拉美社10月24日刊發一篇題為《“一帶一路”:從中國聯接世界的理念》的文章,作者是該社駐華首席記者伊紹拉·迭斯。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中國支持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以深化互聯互通、擴大開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些舉措包括搭建亞歐大陸物流新通道、加快陸海新通道和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擴大數字産品市場準入等,旨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
自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已成為實質上聯繫和加強亞非歐國家間經濟、金融、文化、科教等各領域合作的戰略議題。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也積極響應並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這一舉動與該地區尋求新夥伴、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持多邊主義的關切相一致。
大約20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為該倡議的一部分,達成的協議目前正在雙邊層面上發揮重要作用。
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聯通了東西方文明。商人的流動使貿易往來成為可能,同時有利於宗教、文化和哲學的交流。起點在中國西安的這條線路對現代性的貢獻確鑿無疑。
而在今天,“一帶一路”倡議代表了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外的另一種選擇,並使中國成為不同於西方模式的全球運動的重要部分。
必須注意的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礎是尊重國家利益和價值觀。“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吸引力之一是,來自中國的投資和貸款並不意味著霸權態度。
與美國自19世紀末以來、尤其是在冷戰期間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京的倡議不附加苛刻條件,也不使用軍事干預來施壓。
據官方數據,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已超過3000億美元。“一帶一路”倡議為該地區帶來了面向中國市場實現出口多元化的好機會。
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一致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代表了進入新金融體系的替代方案,該體系將與不斷興起的世界新秩序相對應。(編譯/韓超)
相關新聞
- 2023-10-24新華時評:從共建“一帶一路”看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的三大邏輯
- 2023-10-24陳茂波:香港必全力以赴參與支持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
- 2023-10-24新華時評:開啟世界現代化的嶄新篇章
- 2023-10-23國際銳評丨“數字絲路”讓世界現代化跑出加速度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