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家朱德庸:我在台北一直過著傳統的蘇式生活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10-31 15:42:2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台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又一次行走在蘇州的大街小巷中。“這是我今年第三次回來,蘇州給我的感覺還是一樣,非常親切且熟悉。”朱德庸説:“蘇州對我來説,是我與爺爺、父親跨越時空相聚的地方,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這次回到蘇州,朱德庸的身份是當地人文社科類品牌節目《師説》的嘉賓。祖籍蘇州太倉的朱德庸在舞臺上坦言,自己不喜歡面對人群,完成這次演講對他來説是一項難度極高的任務。演講中,他會邊畫邊講,讓觀眾們欣賞他的漫畫。聊著聊著,他越來越投入,不知不覺過了兩個多小時。
“一百多年前,我的爺爺出了一本《蘇州指南》,我是2019年才拿到這本書。以前我只覺得爺爺是個窮書生,看到書之後我才知道,他就是現在人們説的‘旅遊達人’。”朱德庸告訴觀眾,《蘇州指南》記載著爺爺在蘇州城遊玩時去了哪些地方,甚至滄浪亭、虎丘的門票多少錢都寫得清清楚楚。
通常來説,記憶都是抽象內容,但蘇州的記憶對朱德庸來説卻是真實、可以觸摸的。“就像我隨意靠在滄浪亭的欄杆上時會想到,一百多年前,爺爺説不定就坐在邊上,他觸摸過的柱子可能就是我現在摸到的。那種記憶非常美好。”
朱德庸笑稱自己在台北一直過著傳統的蘇式生活。來到蘇州之後,一碗奧灶面就喚醒了他兒時的記憶。朱德庸説,自己小時候常常聽父親説奧灶面,因為父親講話始終帶有蘇州的鄉音,他一直誤聽成“嘮叨面”。直到在蘇州吃了奧灶面,才把這兩件事情連在一起,這樣的體驗令他感到非常有趣。
朱德庸稱,畫畫是他逃避現實、表達自我、舒緩心靈的一種方式。如今的朱德庸是一位微博達人,內容上繼承了他以往漫畫中療愈人心的風格,粉絲們常在微博中看到他的最新漫畫。在朱德庸看來,創作就是把心靈所感受的東西畫出來。即使中間會有很多敗筆,也是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時代在變,朱德庸卻始終堅持傳統的作畫方式。“我現在所有發表的作品,都是跟幾十年前一樣,在一張紙上慢慢地畫,畫壞了就換另一張。當我握筆的時候,大腦會透過我的手、透過筆和紙,形成一個完整的連接。”朱德庸稱,這樣的方式自己會一直堅持下去。(完)作者 周建琳
相關新聞
- 2022-06-06“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漫畫插畫大展(2022)全球作品徵集正式啟動
- 2021-02-04疫情之下的溫暖:“小林漫畫展”在澳門舉行
- 2021-01-27《澀女郎》又要拍電視劇,朱德庸漫畫再度上熱搜
- 2022-09-07蔡志忠禪意漫畫展杭州啟幕 《漫畫孝經》等釋新時代慈孝魅力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