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藏香藏紙講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輕手工藝人的傳承和發展

第四屆西藏網絡影像節之“遇見西藏·扎西德勒”網絡國際傳播活動日前落下帷幕。其間,記者探訪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有“尼木三絕”之稱的吞達藏香、雪拉藏紙、普松雕刻,在與當地一些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交流中,深切感受到這些千年相傳的傳統手工藝迎來了現代化的傳承。

 

用藏香藏紙講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輕手工藝人的傳承和發展

 

次仁多傑(左)在指導孫女普珍(陳銳 攝)

 

向拉薩西行百餘裏,便來到拉薩市有名的文化縣尼木,這裡地方不大卻有西藏傳統文化三寶。

 

在尼木縣吞巴鎮吞達村,300多座製作藏香原材料的水磨沿吞曲河自然曲線分佈,形成一道亮麗香艷的風景線。漫步河邊,流水叮咚,未入眼簾,先聞其香,吞曲河邊上的老水車,千百年來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日夜轉動著讓柏木在石板上咯吱咯吱地摩擦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享有“拉薩作坊”美譽的尼木縣,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藏香,千年曆史積澱傳承下了上百種配藥方式,形成了近20種主要配方,涉及藥材多達38種,製作工序也有9道之多。尼木藏香也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政府的大力推廣下,依託現代便利的交通和電商的普及,藏香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旦增曲扎經營著當地規模最大的民營藏香廠,兩大品牌“尼木古寶”和“雪域康桑”的多種産品行銷國內各地,甚至遠銷東南亞和日本。

 

用藏香藏紙講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輕手工藝人的傳承和發展

 

旦增曲扎展示藏香製作技藝(陳銳 攝)

 

尼木雪拉藏紙,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因其獨特的“狼毒草”原料配方和生産技藝,使産品具有蟲不蛀、鼠不咬、不腐爛、不變色、不易撕破、不留折紋等特點。其製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藏族造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73歲的次仁多傑從小就跟隨父親做藏紙,一輩子就做這一件事,他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自己的幾個孫輩誰將繼承藏紙手藝。曾經面臨失傳危機的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如今有了新傳人。孫女普珍,這位大學畢業的美麗女孩,頂著母親的反對壓力,選擇成為藏紙製作技藝的傳承人。採訪中,她自信地對記者表示,爺爺説藏紙手藝同時也是文化,文化不僅不能失傳,而且還要做得更好。

 

掌握現代知識兼具多元意識的當代年輕傳承人,以網絡電商平臺等現代行銷方式將傳統手藝文化發揚光大,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當代化。他們以當代化的表達方式向世人講述一個真實的西藏。普珍很慶倖當初不拘一格的選擇,國內外客戶對手工藏紙的興趣日益濃厚,她們家的各種藏紙及衍生産品供不應求,生意收入非常可觀。這樣既傳承了文化,又紅火了生意,形成了良性循環。

 

行走在拉薩老城,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凝聚了千年的保護傳承,至今香火不斷。這裡可以欣賞到千年壁畫、唐卡、佛像,寺廟周圍可見匍匐跪拜自由前行的藏族信教群眾;街頭市井,茶館聲聲,酥油飄香,往來市民,身著傳統服飾,手持念珠轉經筒,臉上表情流露出自由閒適與從容淡定。

 

用藏香藏紙講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輕手工藝人的傳承和發展

 

八廓時代潮流廣場遠眺布達拉宮(資料圖片)

 

拉薩也是個現代的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保護文物古建可以利用最先進的技術進行壁畫數字化、建築結構監控;近500家咖啡店遍佈城市,這裡有街舞,有rap大會,大家玩説唱,夏季還要有好玩的林卡節party。這裡的傳統藏毯可以織成莫奈的睡蓮,也可以做成馬蒂斯現代主義大師的作品。這裡有不少傳統藝術展非遺藝術展,也可以有諸如愛馬仕贊助的當代藝術展等;這裡有現代公路、機場、鐵路、醫院和學校,環路通暢,物流便捷通達全國乃至世界。這裡日益成為國內外高端品牌爭相入駐的戰略高地,而藏地不少品牌也已高度國際化。這些彼此交融互通,彰顯出當代西藏多元化的魅力與潛力。就像拉薩核心區北京東路上著名的過街天橋——“連心橋”,連接東南西北,橋下商店林立,車水馬龍;橋上,身著傳統民族服飾和現代裝束的各族人,人來人往,和諧有序,各得其所。

 

用藏香藏紙講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輕手工藝人的傳承和發展

 

拉薩阿可丁·特色餐飲中的吉他手(陳銳 攝)

 

“聽説,一生要到西藏兩次,一次把心留在這裡,一次把心找回去。”西藏是如此地充滿魅力,成為無數人嚮往的地方。站在拉薩八廓時代潮流廣場的天橋上向西眺望,夜幕下古老莊嚴的布達拉宮更多了一份神秘,近處北京東路上華燈璀璨車流如織。流光溢彩的夜裏,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恰到好處。(陳銳)

標簽: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