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0時36分立冬:作別深秋 擁抱冬陽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11-07 16:20:30 | 來源: 新華社 |
歲月翻過一頁,時令另起一行。北京時間11月8日0時36分將迎來立冬節氣,此時節,秋意還未散盡,橙黃橘綠,青黃夾雜,霜葉繽紛,紅楓搖曳,各種色彩“碰撞”交織,暈染出一幅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天津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介紹説,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第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雲:“立,建始也”,又説,“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和立春、立夏、立秋一樣,立冬之“立”也意味著“自此開始”。
其實立冬並不等於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天來了,中國大部分地區依然被多彩的秋色點染著,美不勝收。北方,在秋風的撫慰下,樹葉由綠轉黃、開始落葉,或已經落葉,滿地金黃,鋪成一地錦繡,很多人“不忍心”清掃,是為了留住秋天的美好。南方,銀杏飄黃、楓葉流丹,到處更是一派迷人秋色。
在古人眼中,每一個節氣都是一首詩。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草木變化中描繪了一個又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秋去冬來。
宋代蘇軾這樣描寫:“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宋末元初陸文圭這樣吟誦:“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明代王穉登這樣寫道:“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裏過。”
立冬也是人們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時節,通過冬季休養,期待來年的生活興旺如意。
“立冬有秋收、冬藏的含義,古時人們辛苦勞作了一年,會在立冬日這天好好犒勞一下自己,比如吃些驅寒的食物,補充體能和熱量,充實元氣,調節身體,以適應氣候變化,稱為‘補冬’。民諺‘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形象的比喻。”由國慶説。
立冬時節秋色正濃,但也意味著姹紫嫣紅開始退場,廣袤大地漸歸純粹、舒緩、寂靜。在這秋冬交替之際,記得吃盤餃子、涮次火鍋、喝碗羊湯,用“舌尖味蕾”感受歲月更迭和季節輪轉,然後作別深秋,擁抱冬陽。(周潤健)
相關新聞
- 2023-09-08今日白露至,日後秋漸深
- 2023-09-08文物説節氣|白露
- 2023-06-21文物説節氣丨夏至
新聞推薦
- 履職擔當建言獻策 共話“兩會”好聲音——臺界政協委員兩會如是説2025-02-24
- 大陸首個“臺胞臺青創業就業基地服務聯盟”在廈成立2025-02-24
- “小三通”航線春運客流增長,單日客流量創新高2025-02-24
- 台灣南投縣青年代表團參訪武漢2025-02-24
- 寧波市北侖區組織臺胞臺屬觀看《哪吒2》“咱們中國電影最棒”2025-02-24
- 民進黨的黑手,又一次伸進了台灣校園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