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外國學者:“唱衰中國”論調不智 “遏制中國”代價巨大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11-07 16:38:04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西班牙IE大學教授、哥斯達黎加總統前經濟顧問奧通·索利斯·法利亞斯在中國日報網刊文稱,無論用何種數據衡量,中國經濟都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中國經濟這艘巨輪在相互依存的世界大洋上不斷劈波斬浪,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文章稱,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約為18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2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兩國GDP加起來佔世界的40%以上。日本和德國等其他主要經濟體則遠落後於美國和中國,分別以4.2萬億美元和4.1萬億美元排名第三和第四。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科技含量越來越高,5%左右的增長率依舊超過了所有發達經濟體。
如果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的GDP將達到30.3萬億美元,比美國高出近19%,是日本和德國GDP(以購買力平價計)之和的近三倍。
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總額更接近。2022年,中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20678億元(約6.2萬億美元),美國為7萬億美元。
此外,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1631.2億美元,這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文章特別指出,有一種荒謬的觀點認為,中國對外投資是“控制”其他國家經濟的一種方式,對投資接受國不利。
如果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那麼中國將成為受害者。因為中國接受外國投資額僅次於美國。2022年,中國吸引外資規模超過1.2萬億元(約1890億美元),低於美國的2850億美元,但超過了日本和德國的總和。
文章最後強調,國際社會需要成熟的成年人,而不是抱著零和心態的狂熱大男子主義民粹主義者。
毫無疑問,即使“遏制中國”的企圖還沒有將世界推向對抗,但是“遏制中國”的代價將是巨大的。每個國家,尤其是試圖遏制中國的國家,都將不得不付出應有的代價。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2025-05-08
- 兩岸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 福建一季度利用台資6.4億美元2025-05-09
- 歐盟將對美國關稅準備反制措施並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2025-05-09
- 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廣交會彰顯中國外貿底氣2025-05-09
- 2025兩岸(廬山)青年交流發展大會開幕2025-05-09
-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部省際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