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外國學者:“唱衰中國”論調不智 “遏制中國”代價巨大

西班牙IE大學教授、哥斯達黎加總統前經濟顧問奧通·索利斯·法利亞斯在中國日報網刊文稱,無論用何種數據衡量,中國經濟都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中國經濟這艘巨輪在相互依存的世界大洋上不斷劈波斬浪,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中國那些事兒】外國學者:“唱衰中國”論調不智 “遏制中國”代價巨大

 

文章稱,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約為18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2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兩國GDP加起來佔世界的40%以上。日本和德國等其他主要經濟體則遠落後於美國和中國,分別以4.2萬億美元和4.1萬億美元排名第三和第四。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科技含量越來越高,5%左右的增長率依舊超過了所有發達經濟體。

 

如果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的GDP將達到30.3萬億美元,比美國高出近19%,是日本和德國GDP(以購買力平價計)之和的近三倍。

 

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總額更接近。2022年,中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20678億元(約6.2萬億美元),美國為7萬億美元。

 

此外,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1631.2億美元,這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文章特別指出,有一種荒謬的觀點認為,中國對外投資是“控制”其他國家經濟的一種方式,對投資接受國不利。

 

如果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那麼中國將成為受害者。因為中國接受外國投資額僅次於美國。2022年,中國吸引外資規模超過1.2萬億元(約1890億美元),低於美國的2850億美元,但超過了日本和德國的總和。

 

文章最後強調,國際社會需要成熟的成年人,而不是抱著零和心態的狂熱大男子主義民粹主義者。

 

毫無疑問,即使“遏制中國”的企圖還沒有將世界推向對抗,但是“遏制中國”的代價將是巨大的。每個國家,尤其是試圖遏制中國的國家,都將不得不付出應有的代價。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