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作家同遊浙江衢州 領略勝景共著中華文章

中新網衢州11月16日電 (記者 張斌)“我們不妨循著常山江上、宋詩之河,體驗千年前唐宋名家們身歷其境而留下的雋永詩詞;也可以沿著廿八都古鎮的小徑,感受這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相信參訪的各位,都可以在這次采風與交流中,獲得新的靈感,激蕩出新的創作。”

 

16日,在浙江省衢州市舉行的首屆“衢臺兩岸文學周”活動開幕式上,來自台灣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盧美杏説。11月15日至20日,來自兩岸的三十余位作家等人士將走進“南孔聖地”衢州,共同領略祖國大陸勝景,激發靈感一道創作。

 

衢州市位於浙江西部、錢塘江源頭、浙皖閩贛四省邊際,是一座有著9000多年文明史、18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生態山水美城,自然資源稟賦、文化底蘊深厚。

 

當地是孔子後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鄉。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南孔文化對浙江乃至整個江南地區的文化發展都産生了深遠影響。此外,圍棋文化、江山清漾毛氏文化、根雕文化以及傳承千年的宋詞文化、鮮辣豐富的美食文化等,都是當地文化名片。

 

“衢州有禮”的城市品牌,更給盧美杏留下深刻印象。在她看來,這與深耕于台灣人民生活的中國傳統禮節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文化瑰寶。“有禮行遍天下”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信念。

 

“文化交流是兩岸同胞增進了解、增進感情的重要途徑。”衢州市委常委張朝雄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相信兩岸文學界人士一定能夠當好兩岸交流的橋梁和使者,通過這次文學周活動,創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講好兩岸故事,為兩岸關係發展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精神支撐。

 

“衢臺兩岸文學周”期間,兩岸作家將走進衢州江山廿八都古鎮、世界自然遺産江郎山、開化根宮佛國、常山“宋詩長廊”等地采風,此外還將參觀兩岸交流基地,開展文學研討、創作經驗交流、詩歌朗誦、駐點創作簽約等活動,同時要求各位作家創作一批以“兩岸一家親”或衢州風土人情為主題的文學作品。

 

衢州市委臺辦主任、作協主席余風表示,加強海峽兩岸作家的采風及文學交流,有助於使寶島作家們真切感受到祖國大陸蓬勃的發展生機和舉世矚目的發展變化,以文學的方式增進兩岸人民互相了解和理解。(完)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