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 反映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記者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了解到,根據最新統計,中國大熊貓、藏羚羊等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

 

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 反映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物種受威脅程度劃為7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最新統計,迄今為止,聯盟已把中國的大熊貓、藏羚羊、雪豹、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其中,朱鹮從極危降到瀕危,大熊貓、雪豹、野牦牛、丹頂鶴從瀕危降到易危,藏羚羊從瀕危降到近危。

 

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 反映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代表處主任 張琰: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已經在全球開始採用差不多70年了,根據每個物種自身的一些情況,已經發佈的一些數據跟研究成果,把這樣的一些成果對應到這套指標體系中去,就會得出這個物種受威脅的等級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 

 

受威脅等級降低 反映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在客觀上也反映出中國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專家表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升級降級評估標準主要有五個方面,第一個是物種種群是否下降;第二個是物種的棲息地是否出現下降減少的趨勢;第三個是物種種群是不是特別小,而且又存在波動;第四個是物種的分佈範圍及棲息地是不是特別小,並且也存在波動;第五個是除了前面四個標準之外,其他的一些定量的科學分析。

 

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 反映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近年來,中國以旗艦物種拯救保護為抓手,持續推進就地和遷地保護體系建設,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穩步增長,棲息繁衍環境穩步改善,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上升。

 

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 反映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代表處主任 張琰:中國在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包括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包括開展重要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些工作背後的一個最明顯的體現,體現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裏頭,就是部分野生動物的瀕危等級下降了。 

 

野生動物保護任重道遠 仍需加大保護力度

 

雖然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專家同時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道遠,必須久久為功,不斷加大保護力度。

 

專家表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並不意味著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就可以鬆懈了,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持續加強保護力度。

 

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 反映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 楊道德:比如説大熊貓,儘管數量有所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並不快,那麼多年的保護,野外才達到1864隻,大熊貓那麼多年的增長比較慢,還是要立足國情、加強保護,不能降低保護力度。

 

專家介紹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把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的同時,也提高了個別野生動物的受威脅等級,這説明保護工作還不能鬆懈。

 

中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受威脅等級降低 反映生態保護取得成效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代表處主任 張琰:有一些,如(長江)江豚這樣一些物種,受威脅等級升高了,這就意味著可能我們的保護工作還需要延伸到其他的一些領域去。

標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