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第一展”開幕 聚焦“開放合作、共贏共享”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11-24 11:22:44 | 來源: 新華社 |
以“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為主題的2023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23日在深圳開幕。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658家涉海企業、機構和組織線下參展,參展數量同比增長超60%,其中境外展商超過100家。
11月23日,觀眾在中國船舶集團展臺觀展。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海博會有“中國海洋第一展”之稱。本屆海博會展覽總面積11.25萬平方米,創歷屆新高,展示中國海洋領域最新成果、前沿科技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海洋工程、海洋新能源、海洋電子信息、海洋專業服務、海洋潛水等專業細分領域的創新應用場景和新技術新産品。
11月23日,觀眾在展覽現場了解水下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11月23日,觀眾在中國船舶集團展臺觀展。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大型郵輪,“藍鯨1號”鑽井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新一代波浪滑翔機……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一系列高端裝備的模型和高新技術研發成果,吸引眾多參觀者的目光。此外,海上衛星發射、水下傳感、智慧航行等新興技術,深海鑽井機器人、海上風電發電機組等高科技産品,以及船舶自動化、綠色港口低碳智慧解決方案等紛紛亮相。
本屆海博會,吸引了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挪威、意大利、芬蘭、瑞典、法國、荷蘭、新加坡、德國、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展團參展。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表示,中國是挪威最大的亞洲貿易夥伴。海博會提供了良好平臺,讓很多挪威企業可以接觸中國同行,增進交流合作,有助於挪中雙邊貿易發展。
11月23日,觀眾在展覽現場了解大型作業級水下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本屆海博會還將舉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論壇和超過20場專業論壇,將有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商界的超200位嘉賓,圍繞海洋科技、海洋産業、港口航運、海洋文明、海洋治理等舉行線下研討,涵蓋“全球能源轉型的海洋力量”“變革浪潮之下的海洋創新企業”“海洋技術前沿領域發展”等議題。(王豐)
11月23日,觀眾在現場了解深圳紅樹林。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11月23日拍攝的2023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11月23日,觀眾在招商局集團展臺觀展。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11月23日,觀眾在現場觀看中集集團展出的藍鯨1號鑽井平臺模型。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11月23日,觀眾在中國石油展臺了解氫能制儲輸用一體化解決方案。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11月23日,觀眾在中國海油展臺參觀。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11月23日,觀眾在現場觀看中國海油深水油氣田勘探開發模型。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11月23日,觀眾在展覽現場了解一款無人直升機。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相關新聞
- 2023-11-24二十年馳而不息,海洋經濟後發優勢變引領動力——向海而興的浙江實踐
- 2023-09-18中國海上風電開發走向深海再添利器
- 2023-09-05中國沿海重點區域實現5G連續覆蓋 智慧海洋開啟“藍色”經濟新賽道
- 2023-06-15海洋産業步入數字化轉型關鍵期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