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11月28日至12月2日,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將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國打造的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平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新載體,是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的又一創舉。

 

産業鏈是産業、企業或者實體之間的鏈條式關係和空間佈局形態,供應鏈是産業鏈物流的動態實現,呈現企業或者實體之間基於上中下游關係的鏈條式關係和時空分佈形態。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具有顯著的公共産品屬性,關係到各類生産要素自由流動、資源優化配置與價值實現。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準,對於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穩定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面臨多重挑戰。地緣衝突、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使得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遭受衝擊,原有的分工協作秩序和模式被破壞,供應鏈穩定、安全風險加劇。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持續演進,産業變革浪潮洶湧,數字技術不斷賦能實體經濟,推動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提質升級,全球産業體系和産業鏈供應鏈呈現多元化佈局、區域化合作、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加速的態勢。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既是全球供應鏈融合發展的受益者、維護者,也是構建全球供應鏈新生態的探索者、建設者。在新挑戰、新機遇、新形勢下,我國因勢而謀、順勢而為,立足完備的産業體系、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出産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合作倡議等,堅定不移維護産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産品屬性,積極為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力量與智慧。

 

此次高規格、高水準舉辦首屆鏈博會,我國將再次吸引世界目光。鏈博會為500多家企業和機構提供展示産業鏈供應鏈優勢的窗口、打造融入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平臺,生動體現我國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共享理念,努力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體系的責任擔當。

 

從參展企業類型看,鏈博會外國展商比例高、國際化特色明顯,覆蓋55個國家和地區,世界500強和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龍頭企業齊聚亮相參展,特別是來自美國、歐洲的企業佔外方參展商總數的比重達到36%,充分彰顯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輻射力、感召力,以及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從展覽板塊看,鏈博會設置智慧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5大鏈條和供應鏈服務展區,重點聚焦智慧汽車産業、智慧農業、能源、高科技行業、醫藥行業等,順應全球經濟發展規律和産業發展趨勢,將有力促進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合作,加快産業向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有效推動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

 

以鏈為媒、連結世界、共創未來。透過鏈博會的窗口與平臺,在對話、交流、互動中緊密聯繫、凝聚共識、深化合作,期待鏈博會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多確定性、注入強大正能量。

 

(作者:敖陽利,係媒體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