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和平女神”何以融化兩岸堅冰?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11-29 12:51:56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媽祖文化,傳承千年,根植于湄洲,是兩岸同胞精神深處永遠揮之不去的原鄉記憶,是聯結海峽兩岸同胞的重要情感紐帶。”台灣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海峽交流基金會原董事長林中森近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如是表示。11月18日至19日,第八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五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媽祖故里”湄洲島舉行,一嶼如眉的湄洲島喜迎八方來客,來自世界五大洲31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可謂“賓朋滿座,談笑無窮”。
“集體創作”第37個“封號”響徹兩岸
媽祖,這位從湄洲島走出去的偉大女性,正在以“海峽和平女神”的歷史角色,以“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為核心,融化兩岸堅冰。
那麼,“海峽和平女神”封號因何而來?
這還得從1985年莆田市舉辦紀念媽祖誕辰1025週年大會説起。這是當地第一次大規模紀念媽祖的活動,而且相較以往單純的民間活動上升到有官方色彩的盛事,吸引了兩岸同胞10萬人參加。
《福建日報》在報道媽祖時,頗費周章。現定居澳大利亞的張玉鐘當時是該報記者,負責採訪這一活動。他説:“中國大陸的報紙還從未報道過這種活動。如何掌握報道的角度和提法,成了難題。”
經過反復琢磨,記者們認為把媽祖定位為“海峽和平女神”最為恰當。“我們採訪了多位從台灣來的信眾,他們不約而同説到對媽祖信仰,就寄託著求平安、求和平的心願。因此,這樣的提法應該是兩岸同胞都會公認的。”張玉鐘如是回憶道。
“海峽和平女神”稱號一經推出,在兩岸引起巨大反響。
自宋代至清代,媽祖獲朝廷36個“封號”,“海峽和平女神”被稱為兩岸“集體創作”的第37個“封號”,由此響徹兩岸,成為兩岸媽祖信眾的心靈寄託。
自1987年起,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台胞跨越台灣海峽,來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他們時常護駕分靈媽祖像回來,與祖廟媽祖金身一起供奉,意為“團圓”,在祖廟前的天后廣場,臺胞與當地民眾共同參與祭典,拜祭媽祖。
在巴西聖保羅的南美洲閩南同鄉聯誼總會辦公地點樓上,一座佔地面積達400平方米的媽祖神龕正在裝修當中,即將完工。南美洲閩南同鄉聯誼總會副會長許陽分享這一消息時,難掩心中喜悅之情。
他説,今年2月,南美洲閩南同鄉聯誼總會會長楊志芳一行多人曾赴湄洲島參與湄洲媽祖分靈南美洲閩南同鄉聯誼總會儀式。分靈媽祖將於明年3月前後恭請至巴西聖保羅的媽祖神龕供奉。
目前,南美洲閩南同鄉聯誼總會正在洽談一塊地將來用作媽祖宮廟建設。在許陽看來,媽祖宮廟的建成不僅會成為在巴西的華僑華人的精神寄託,也是向當地人傳播和推廣媽祖文化的載體。
正如許陽所言,媽祖宮廟抑或天后宮作為媽祖信仰的外在表現形式,隨著華僑華人走向世界,在各地紮根、傳播,媽祖文化也隨之走向世界,成為在全球華僑華人心中一個比較特殊的認同符號。
同時,在世界各地的媽祖宮廟抑或天后宮也影響著當地建築、祭祀等方面的發展,為遠離故地的華僑華人們搭建起精神家園。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孫曉認為,媽祖誕生於中國,媽祖文化遠行於世界,擁有如此廣大深遠的全球影響力,是因為媽祖踐行了“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媽祖文化歷久彌新的原因不僅僅在於人避災祈禱的功利心理的驅使,更是在於人們不斷尋找安臥于“母親”懷抱中的心靈慰藉。
隨著媽祖文化的影響力持續加大,2009年,包含媽祖祭典在內的“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産。
傳承媽祖精神 傳遞和平願景
今年9月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指出,“發揮媽祖等民間信仰精神紐帶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信俗交流活動”“支持閩臺媽祖宮廟聯合開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項目‘媽祖信俗’保護行動,共享保護成果”等舉措引起廣泛談論與關注。
對於專家、學者來説,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推動媽祖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何講好媽祖故事,是他們正在研究的議題。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指出,媽祖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千年的傳播與傳承,對東亞海洋文化、共建“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地區的人文交流産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他認為,新時代如何推動媽祖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積極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需要以兩個共同體理論為指導,深入挖掘媽祖文化的時代價值;以貼近青年人的視角,主動做好媽祖文化的代際傳承;以多維創新的策略,有效提升媽祖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則以産品思維,研究了媽祖文化如何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他認為,要充分開發媽祖文化的時代價值,使之成為全球華人、全球海洋文化的知識産品。
中共莆田市委書記付朝陽在第八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致辭中説:“傳承媽祖精神、傳播媽祖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使命。”莆田將秉持大德正義的價值取向,向世界傳遞和美願景;秉持大善共贏的發展理念,向世界傳遞合作願景;秉持大愛包容的開放胸懷,向世界傳遞和平願景。
媽祖文化
媽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因救助漁民不幸遇難。此後,當地人對其事跡創作加工並口耳相傳,最終塑造出“海上女神”媽祖的形象,産生了一系列媽祖信俗,逐步發展為內涵與外延豐富的“媽祖文化”。
目前,全世界49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分靈的媽祖廟,有3億多人信仰媽祖。在台灣,媽祖宮廟則達3000多座,信眾佔台灣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媽祖信仰在台灣尤為興盛。民間都將“媽祖故里”湄洲島視為“娘家”或“心靈原鄉”。從莆田文甲碼頭前往湄洲島,遠遠可見湄洲媽祖祖廟山上那標誌性的媽祖石雕像。隔海相望,在台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立著一尊一同製作、一模一樣的媽祖石雕像。(《中國新聞》報 本報作者 葉秋雲 許晨聰)
(來源:中國台灣網轉載《中國新聞》報消息)
相關新聞
- 2023-10-27台灣開山媽祖聯誼會率19家宮廟信眾赴漳州進香
- 2023-10-24海內外媽祖敬仰者齊聚 海祭媽祖羽化升天1036週年
- 2023-10-24兩岸共祭松山媽祖行宮千年慶典在福建霞浦舉行
- 2023-10-23兩岸一家親 江蘇昆山台灣民俗文化節開幕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