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民調:全球91.4%受訪者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表示讚賞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12-01 17:10:23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在氣候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下,全球目光投向了迪拜。11月30日,為期近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開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面向全球網友發起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90.3%的受訪者認為應對氣候問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多邊主義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根本出路;91.4%的受訪者對中國在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貢獻表示讚賞。
調查中,83.0%的全球受訪者認為人類過量的碳排放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只有高品質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走出困境;81.8%的受訪者呼籲各國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減少碳排放,推動全球氣候目標的達成。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指出,歷史上和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發達國家,並確立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調查中,高達88.5%的受訪者對此表示認同,認為發達國家應對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危機負有更大的歷史責任。而面對發達國家拖欠或者減緩對發展中國家氣候援助的情況,80.1%的受訪者感到失望;89.9%的受訪者呼籲發達國家在認真對待自身減排問題的同時,切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適應資金以及損失和損害賠償,承擔起自身責任。另有82.9%的受訪者期待大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展現出魄力和擔當。
一直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接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面積來自中國。調查中,91.4%的受訪者對中國在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貢獻表示讚賞。正如CGTN網友所説的那樣,“中國政府為改善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是偉大的。”
這項調查在CGTN英、西、法、阿、俄五語種平臺發佈,24小時內共有10512名網友參與投票併發表看法。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2025-05-08
- 兩岸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 福建一季度利用台資6.4億美元2025-05-09
- 歐盟將對美國關稅準備反制措施並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2025-05-09
- 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廣交會彰顯中國外貿底氣2025-05-09
- 2025兩岸(廬山)青年交流發展大會開幕2025-05-09
-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部省際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