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評理|為“要錢”肆意炮製“中國威脅”:美國政客遏華企圖不會成功

和評理|為“要錢”肆意炮製“中國威脅”:美國政客遏華企圖不會成功

 

美國拜登政府有關人士的“迷惑行為”,近日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當地時間上週六,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美國加州舉辦的裏根國防論壇上發表講話,其內容暴露了一個事實:當下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正在不顧一切地助長、操縱其國內瀰漫的偏執恐慌,以換取民眾對政府處理國際事務做法的支持,這種做法簡而言之,便是零和博弈、一毀了之。

 

“防衛”指的應該是“抵禦攻擊”,“國家安全”指的是保衛國家不受威脅,而“商業”則涉及廣義的買賣行為,且應該補充強調的是,交易需建立在買賣雙方均有獲益的基礎上。

 

雷蒙多作為美國商務部長,在一個“國防論壇”上現身,本就十分矛盾。“裏根國防論壇”自詡為美國 “首屈一指”的國防論壇,邀請了各大“關鍵人物”來共同圍繞美國國防的穩健,以及如何強化美國軍隊的實力進行探討。

 

在雷蒙多本次發表的講話中,“防衛”、“國家安全”、“商業”這三個詞彙,被有意地雜糅、混淆了。她呼籲美國國會給負責出口管制的工業與安全局提供更多經費,表示:“我們需要資金支持,從而讓我們有能力保衛美國。”

 

就雷蒙多的發言來看,美國自我炮製的“虛假威脅”還真不少。雷蒙多身為商務部長,卻仿佛拿著將軍的發言稿——這位將軍要借助恐嚇一座城市的居民來為自己的屬下募款,其恐嚇的內容則完全是空穴來風的謠言。

 

其實,這種肆意散佈恐慌情緒的做法,在美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美國經濟依賴於軍工複合體,因此就需要編織一個又一個的安全威脅,來投喂這只由美國一手造就、“永不滿足”的怪獸。這一次,“廚藝大師們”似乎又成功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剛好給了雷蒙多等人以藉口,可以據此大做文章。

 

雷蒙多表示,美國擁有當前最尖端的晶片,並稱這些晶片可以被用於運行和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一旦被中國獲取,可能會被用於軍事,因此“決不能讓中國獲得它們”,她還表示,“這是我們迄今為止面臨的最大威脅”。

 

這番表態,簡直就像是20世紀50年代的一些低成本電影中才會有的場景。中國或許在某些領域對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發起了競爭,但無論那些活在冷戰思維中、熱衷於胡編亂造和虛張聲勢的人再怎麼自欺欺人,中國也絕不會是對美國而言“事關存亡”的威脅。

 

中國所要追尋的是發展和現代化,而美國不願中國實現這一目標,因為這意味著美國將會失去領先者的特權。但美國以阻礙中國技術進步為目的所發動的晶片戰,也終將會是徒勞。中國的科技進步最終依賴於人才,美國的刻意打壓則註定不會成功。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12月5日社論

原標題:Remarks unbefitting of a commerce secretary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編譯:涂恬 編輯:李海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