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12-22 11:22:04 | 來源: 新華社 |
一年一冬至,一歲一安康。北京時間12月22日11時27分迎來冬至節氣,這是一個天寒地凍的時節,也是一個遙望春天的時節。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天津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介紹,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是陰陽二氣轉換之日,從此陰氣盛極轉衰,陽氣開始萌生,生命的活動將開始緩緩由衰轉盛,由靜轉動,因此冬至又稱“一陽生”,民間亦有“冬至一陽生”的説法。
到了冬至,“數九寒天”開始了,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數九”習俗,又稱“冬九九”“交九”,從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數“九九”八十一天,俗稱“連冬起九”。“九盡桃花開”,“出九”之後,寒冬差不多也就過去了,溫暖的春天就要來臨。
關於“數九”,從古至今流傳下很多不同版本的《九九歌》《數九歌》《九九消寒歌》以及《消寒圖》等。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數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除了“數九”以外,也有人取9個九畫的字組成一句,以描紅的方式,每日描上一筆,描完9個字就是寒盡春回的日子了,比較常見的句子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風)”等。
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有特殊的飲食習俗,昔日講究“冬至大如年”,同時也祈求健康、幸福和吉祥。
由國慶介紹,北方素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通常用羊肉、大蔥、韭菜、蘿蔔等食材做餡,這些食材均偏溫熱性,能起到暖身保健的作用。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湯圓,因為湯圓有圓滿、團圓、團聚的美好寓意。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在冬至這天,不妨約上三五好友圍爐團坐,體會“冬至大如年”的感覺,或是吃上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或是來上一碗軟糯香甜的湯圓,帶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一起數著日子盼春歸。
(周潤健)
相關新聞
- 2023-12-22今天迎來冬至節氣 一起從南至北領略冬日之美→
- 2023-12-07文物説節氣|大雪
- 2023-11-078日0時36分立冬:作別深秋 擁抱冬陽
新聞推薦
- 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2025-04-01
- 國臺辦:解放軍聯合演訓是對賴清德當局倡狂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2025-04-01
- 海警艦艇編隊按一個中國原則環台島執法管控2025-04-01
- 台灣舉辦恭拜軒轅黃帝大典2025-04-01
- 福馬“小三通”一季度客流量同比增長近50%2025-04-01
- “一簽多行”實施已3個月 琴澳“雙城生活”便利度UP!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