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的“斜杠人生”:創業、公益兩相宜

隆冬時節,寒冷包裹在身。每當夜幕降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中河北路的一家台灣風味美食店總會迎來不少年輕人,油光閃閃的大腸包小腸,熱氣騰騰的滷肉飯,歡聲笑語在升騰的煙火氣中瀰漫開來。

 

這家店,由台灣青年林子閎經營。2021年,他來到杭州,希望將地道的台灣美食帶給更多大陸同胞。“已經‘登陸’近15年了,滷肉飯就是我記憶中的鄉愁味道,沒想到在大陸同樣受歡迎、有市場。”林子閎説。

 

在他看來,臺式滷肉飯的精髓,在於紅蔥和豬肉的搭配。為此,他總會去菜市場買新鮮的豬肉,手工提煉出豬油後,再把處理好的紅蔥放進豬油,炸至酥狀。這些紅蔥酥集二者香氣于一體,成為“點睛之味”,也更接近記憶中溫暖的台灣古早味。

 

因為製作過程相對繁瑣,每天只能做出三鍋滷肉,限制了滷肉飯的供應量。但是,他仍舊堅持要每天手工製作。

 

採訪當日,作者並未在店裏見到林子閎,他説自己正在四川省鹽源縣瀘沽湖鎮的達祖小學。這也“解鎖”了林子閎的另一重身份——一所民辦愛心小學的校長。

 

在川滇交界群山環抱的高原深處,瀘沽湖美麗靜謐。時間回溯至2004年,台灣同胞李南陽和朋友遊靜芬、林子閎來到瀘沽湖旅遊,發現這裡因交通不便,部分孩子無學可上,大家便組織台灣愛心團進駐瀘沽湖木垮村達祖社,進行全方位資助,一段兩岸歷經19載的動人情緣,就此展開。

 

林子閎回憶説,李南陽先生帶著達祖社人重建達祖小學時,村民有人出力,有人出建築材料。從年過七旬的老翁,到剛剛入學的孩童,村民們在寄託希望的施工現場不停地忙碌,“2004年的除夕夜,達祖人都是在重建學校的施工現場度過的。”

 

2007年,李南陽因病去世後,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交接到林子閎手中。

 

然而,最初接手達祖小學時,在這位20多歲的“校長”面前,是一個接一個的困難。面對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他輾轉多地,招募支教老師;面對資金不足的問題,他到北京、上海、台灣等地,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尋覓;面對質疑聲,他把每一筆資金公示在網上……網絡的傳播和捐助者的口口相傳,讓越來越多的愛心匯聚於此,催生了達祖小學的蛻變。

 

美術學院畢業的老師教孩子們繪畫,激發大家的創作和想像;外籍老師將英語和世界文化帶到孩子面前,開闊大家的視野。在林子閎的努力下,孩子們還擁有了一間電腦教室,透過互聯網,大家看到了更加精彩的世界。

 

在近十年中,通過見證孩子們的成長,林子閎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心。他認為,“達祖小學”存在的意義,不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更是鼓勵他們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去勇敢“追夢”。

 

如今,在保證達祖小學正常運轉的同時,以林子閎為代表的公益團隊還在四川涼山州等地開展助學、醫療救助活動,開辦達祖農場等。“團隊中有臺胞,也有大陸同胞,大家不分彼此,都是在盡心盡力做著同一件事。”林子閎説。

 

林子閎表示,不論是做餐飲,還是做公益,都是在用心、用情、用愛傳遞著溫暖,也相信更多這樣的溫暖能成為兩岸同向同行的最強凝聚力。(完)作者 王瀟婧

標簽:臺生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