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島內主流民意對民進黨謀“獨”對抗路線説“不”——評2024年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1-20 15:06:30 | 來源: 新華社 |
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及民意代表兩項選舉日前落幕。選舉結果表明,經過近8年施政,特別是遂行“台獨”路線、對抗路線導致臺海形勢緊張動蕩,民進黨大失民心,終遭反噬。島內主流民意對民進黨頑固堅持謀“獨”對抗路線説“不”。
台灣地區選舉事務主管機構13日晚公佈的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組合得票率僅有40.05%,可謂“慘勝”;民意代表席次由62席銳減至51席,喪失在臺立法機構第一大黨、過半席次的主導權。台灣社會要求“下架民進黨”的六成民意,真實、客觀體現在選票上。島內媒體指出,主流民意與民進黨漸行漸遠,是不爭的事實。
緣何如此?民進黨上臺近8年,施政無能、貪腐萬能,醜聞弊案層出不窮;經濟指標華而不實,民生艱困、缺上加缺;大搞“綠色恐怖”,打壓異己、撕裂社會。種種亂象頻發,導致民怨沸騰。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製造販賣“兩國論”,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導致臺海形勢緊張動蕩,兩岸交流合作嚴重受阻,廣大臺胞切身利益嚴重受損。相較2008年至2016年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廣大臺胞深切體認到,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民進黨所推行的政策路線就是“台獨”路線、對抗路線、害臺路線。
兩項選舉期間,眾多島內政黨、團體和人士站上講臺、走上街頭,痛批民進黨兩岸政策讓台灣兵兇戰危、讓民眾擔驚受怕,強烈期盼“政黨輪替”,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選舉結果顯示,有836萬選民將票投給了國民黨、民眾黨候選人,這兩個政黨和無黨籍民意代表也在臺立法機構席次過半。數字會説話,選舉結果充分説明,無論民進黨如何欺騙操弄,“下架民進黨”,反對“台獨”,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離,仍然是島內主流民意。正如《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四成選票即意味著,賴清德所聲言的‘台獨’路線不被大多數台灣人認同。”民進黨如果不思悔改,接著走謀“獨”挑釁的邪路、對立對抗的老路,只會遭遇台灣同胞更大教訓乃至唾棄。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不管島內政局如何變化,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決心不會動搖,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同胞利益福祉的初心不會改變,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干涉的底線不會退讓。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時、勢、義,始終在大陸這一邊,始終在歷史正確的這一邊,始終在主張統一的正義力量這一邊。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台灣地區選舉只是中國的地方事務。這次選舉結果撼動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改變不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越走越親的共同願望,阻擋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衷心希望兩岸同胞堅定信心,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完全統一的美好未來!
相關新聞
- 2024-01-13國務院臺辦發言人評論台灣地區選舉結果
- 2024-01-16台灣的苦日子要開始了 臺退將直言大陸這一舉動就能“搞死台灣”
- 2024-01-15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就加方祝賀台灣地區選舉事發表談話
- 2024-01-14外交部發言人就台灣選舉答記者問
新聞推薦
- 臺媒:臺陸委會擬“修法”限制台灣民眾申領大陸居住證2025-02-19
- 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 這場重磅會議還釋放了哪些信號?2025-02-19
- 《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將於3月1日起正式實施2025-02-19
- 全球第一!《哪吒2》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2025-02-19
- 中國大片熱映海外!“跟著電影遊中國”啟動2025-02-19
- 犯錯、改錯、再犯錯、再改錯……這就是美國“對臺折騰律”!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