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碳匯交易在中國鄉村悄然興起

當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把兩年茶園碳匯賣出一萬四千多元的時候,全村人都覺得好奇:種植茶園的同時,“空氣”還可以賣錢?

 

農業碳匯交易在中國鄉村悄然興起

 

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白交祠村的茶園(2023年4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楊進福 攝)

 

今年66歲的軍營村黨支部書記高泉偉坦言,剛開始他也講不清楚碳匯是什麼,“長這麼大,我也是第一次遇到在山上種植茶樹還可以賣‘空氣’的事,雖然錢不是很多,但大家看到了農業還有另一種出路”。

 

2022年5月5日,廈門産權交易中心建成運營全國首個農業碳匯交易平臺,併發放全國首批農業碳票2張,蓮花鎮軍營村、白交祠村分別獲得了編號為0001和0002的農業碳票。廈門銀鷺食品集團通過廈門農業碳匯交易平臺,購買了兩個村的農業碳匯。

 

農業碳匯是在農業生産過程中通過農業種植、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過程或機制。農業碳票則是以憑證的形式,通過第三方機構監測評估,對於權屬清晰的農作物出具報告,用來統計一定範圍內農業碳匯量的證明。

 

廈門産權交易中心農業碳匯交易平臺提供農業碳匯開發、測算、交易、登記等一站式服務。其中,基於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産價值業務化核算體系,第三方機構廈門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探索性開發出該市高山茶園碳匯核算方法。

 

軍營村擁有茶山6500多畝,除了域外的飛地,本村有5715畝被納入茶園碳匯認證體系,按照一畝茶園一年約0.2076噸二氧化碳消納能力測算,首次認證並交易的2020年、2021年茶園碳匯近2500噸。經過碳匯開發、測算、交易、登記等一站式服務,廈門産權交易中心以1噸碳匯6元的價格售出。

 

高泉偉説,村裏把這筆碳匯收入用來給村集體購置茶園管理維護設備。

 

與軍營村毗鄰的白交祠村也一同被納入首批農業碳匯實施單位。白交祠村2039畝茶園被納入碳匯交易。

 

軍營村和白交祠村位於廈門市西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被當地人稱為“廈門特區的山區”。兩個村多年來一直以種植茶園為主要農業生産方式,生態環境優美,農村風貌古樸,一直是當地鄉村旅遊的熱門地點。

 

農業碳匯交易在中國鄉村悄然興起

 

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1月26日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發(楊進福 攝)

 

廈門産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黃茜表示,該中心將以同安區蓮花鎮為試點,構建出一張農業茶園碳匯的生態地圖,今後將運用現有的綠色金融服務平臺,不斷拓展農村綠色金融的應用場景,並以農業碳匯交易平臺為抓手,力爭打造“農碳交易+鄉村振興”的廈門樣板。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教授李培功認為,依靠農業碳匯交易平臺的價格發現功能,可以彌補生態茶園産品在傳統市場上的收益不足問題,使得當地村民既能夠在傳統市場上賣茶葉,又能夠在農業碳匯交易平臺賣“空氣”,獲得兩份收入。

 

李培功表示,廈門農業茶園碳匯交易的成功,顯示出鄉村振興的新經濟潛力。一方面,通過農業碳匯交易可以實現生態經濟化,助力“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另一方面,通過鼓勵農民增加碳匯獲得生態收益,不僅可以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共同富裕,還能加強農業系統的氣候韌性,並減少環境污染。

標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