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夫妻”盼除夕:年年回台灣今年留大陸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2-01 16:31:4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金華1月30日電(董易鑫)“之前,太太每年都會跟我回台灣過年。今年,我和太太在她的家鄉過年。這次,我還預定了好幾桌年夜飯,很期待大家除夕可以聚在一起。”1月30日,在浙江金華金東區,已來大陸發展二十餘年的臺胞盧國峰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説。
盧國峰與太太張園園在浙江義烏相識相戀,如今已結婚21年。此前,他一直從事鄉村規劃建設。2023年,在當地政府邀請下,盧國峰決定在太太的故鄉金東區落地“台灣水果智慧農業科技産業園”項目。如今,該項目已基本建成。
“很多朋友想趁著過年期間參觀一下,這也是我們沒回台灣過年的原因之一。”盧國峰説,到了春季,産業園將種植第一批産品,後續還可能迎來研學團隊。
據悉,該項目建設的核心板塊智慧大棚已基本完工。該大棚全部採用數字化管理,包含對空氣、土壤、水質的24小時監測預警,以及産出農作物的追根溯源等。此外,大棚本身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保證運作的同時將實現能耗最低,其鋼材結構還可以抵抗12級風力。
“産業園是我們倆一起打拼的事業,以後還會有很多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整個推進過程很辛苦,但是我太太幾乎每天都陪著在工地盯進度,不停地調整。”盧國峰説。
為此,忙碌了一年的二人決定“解放雙手”,把一大家子的年夜飯預定在餐廳——這對曾經一起開過台灣風味餐館的夫婦更懂得“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廚師”,親朋好友只需享受美食與歡聚。
談及在台灣過年和在浙江過年的不同,盧國峰坦言,有一點令他印象深刻。“台灣比較小,大家生活的區域比較集中,經常能見到。我太太這邊很多親戚不生活在浙江,大家離得比較遠,不能常常聚在一起,因此過年的團圓顯得尤為珍貴。”他説。
“我的奶奶、外婆今年已經九十多歲了,身體還很不錯。她們很疼愛我,總擔心我們因為太忙而照顧不好自己。他這次請大家吃飯,也是為了小小‘證明’一下,他把我照顧得很好。”張園園説,台灣有一道年菜叫紅鱘米糕,令她回味無窮。“有機會,我打算在家裏嘗試著做一做,看看能不能還原一下。”(完)
相關新聞
- 2024-02-01逛街、嬉雪、感悟歷史 在沈臺胞喜迎新春共話團圓
- 2023-02-15今年春運,這些瞬間讓人久久回味
- 2024-02-01舊友新朋相聚 共話黃埔情緣——黃埔理事及親屬新春茶話會側記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