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之後,“一元一串的缽缽雞”也火到台灣?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2-02 16:02:36 | 來源: 中新社 |
“缽缽雞,缽啊缽缽雞,一元一串的缽缽雞~”(是不是已經跟著唱出來了)
一段吆喝旋律近日躥紅並火到海峽對岸。不少台灣網友説“只要聽一次就會一直重復”“已經變成我的鬧鐘聲”......
社交平臺截圖
更有網友搭配音樂自創舞步,這也成為近來繼“科目三”後又一“魔性”舞蹈。
社交平臺截圖
那些風靡兩岸的“神曲”與舞步
提到兩岸的共同記憶,許多旋律縈繞幾代人的耳邊。
20世紀末,《甜蜜蜜》讓人沉醉在鄧麗君的溫聲軟語裏;《冬天裏的一把火》費翔的舞步俘獲無數少女心......近年,大陸也有不少歌曲“稱霸”台灣KTV,有抒情的——《傳奇》《成都》《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有接地氣的——《老鼠愛大米》《小蘋果》等。
短視頻的發展更是點燃了兩岸民間交流的熱情。去年,曾經在“彩鈴時代”大放異彩的《求佛》,在台灣“復興”,一夜爆火。其後更有“海草舞”“我姓石”“恐龍扛狼”爭艷,再到時下大火的“科目三”“缽缽雞”......在社交媒體時代,一首歌曲、一種舞步,會以極短時間在兩岸形成“現象級”傳播。
“我想跳舞而已,這也有錯嗎?”
兩岸民間互動如火如荼,但總有一些人從中作梗。
台北寧夏夜市不久前舉辦“科目三”比賽。一次平常的舞蹈競賽活動卻引來一些聲討撻伐,擔憂大陸“舞統台灣”。
寧夏夜市“科目三”舞蹈競賽。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事實上,“科目三”魔性又易學的舞姿既娛樂眾人,也讓舞者開心,兩岸年輕人之間的流行文化相似相通、彼此影響再正常不過。
一段好玩有趣的舞步卻能讓綠營政客、“台獨”分子杯弓蛇影、如臨大敵,乃至於妖魔化與大陸關係密切的互聯網産品,成立所謂“認知研究中心”,反制所謂“認知作戰”。這究竟是“反中”還是“反智”?
這種行為如抽刀斷水,非但無法阻止兩岸文化交流,更暴露台灣綠營已愈發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
寧夏夜市“科目三”舞蹈競賽。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失掉青年的民進黨,失掉選票是必然
日前進行選後檢討,民進黨內有聲音要求行政當局禁掉與大陸關係密切的短視頻應用程式。他們認為,這次選舉,民進黨“立委”席次一口氣掉10席,關鍵原因是流失年輕選票,而年輕人之所以跟民進黨愈走愈遠,是因為小紅書等平臺的洗腦,所以禁用才是治本之道。
有台灣媒體詰問:民進黨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病灶在哪兒,或是知道了,但把頭埋在沙堆裏?
如果只是為失敗找“稻草人”“替罪羊”,為政治私利進行操弄,民進黨還會被年輕人拋棄,此次選舉即是例證。曾經號稱與年輕人站在一起的民進黨,已經容不下一支舞,一首歌。
台灣青年(資料圖)。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再想深一層,為民進黨所不容的,真的是“科目三”嗎?顯然不是。讓他們不能接受的,是台灣無法保有經濟、文化優越感的焦慮、落寞,是變戲法似的對大陸造謠抹黑,卻要面對台灣民眾訕笑時的恐懼。
還在用冷戰思維看世界,民進黨究竟能把這套戲法演到幾時?(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作者:木杉)
相關新聞
- 2024-02-01主播説聯播丨《繁花》、“科目三”火到台灣,再正常不過了!
- 2024-01-30跳“科目三” 民進黨扯上“舞統台灣”!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致賀信2025-09-08
- 外交部談對石平採取反制措施:賣祖求榮只會自食惡果2025-09-08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中秋晚會將在四川德陽舉辦2025-09-08
- 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王牌欄目《新聞週刊》:《紅絲綢》播映是俄中文化交流的盛事2025-09-08
- 英雄回家時間定了!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於9月12日回國2025-09-08
- 全球多地天宇上演壯觀月全食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