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島內年節的華夏味道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4-02-21 17:43:21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我的家鄉在台南,但因工作原因,我長居福建。今年過年,我從福州長樂機場直飛台灣高雄,驅車返回台南,回家奔赴一場醞釀了一年之久的家族團聚。除夕當晚,一道道豐盛的年夜菜,終於落成一頓中國人特有的團圓飯,一家十幾口和樂融融相聚于飯桌前,在外遊子與家中長輩傾訴著彼此的相思情。
有句閩南語俗諺道“年年春,年年富,給你哈田又哈厝”,是台灣島內年夜飯的最佳寫照。“春”字的閩南語發音同“剩”字,強調年夜飯必須豐盛且有慶余,代表著來年田間大豐收和生活良好足有餘糧。因為歷史原因,台灣有來自大陸各省的民眾,在年節美食交融上遂呈現出多樣化,譜出一桌的盛宴珍饈。
售賣烤鴨的店舖
以我家中為例。每年除夕的年夜飯,桌子中間必須有一口火鍋,周圍搭配上雞鴨魚肉等豐富的菜品。火鍋從“無湯不成宴”演變而來,鍋口呈圓型,表示和樂團圓,雞魚則有大“雞”大利、年年有“魚”等寓意。雞鴨兩道菜因處理繁瑣,我母親一般直接購買現成的。雞是傳自老廣味道的羊城油雞,以油鹵做法放涼出菜,品味雞的原汁鮮味。鴨則是直接採買魯菜之光——北平烤鴨。面餅卷著大蔥、甜面醬,一口入嘴回味鴨油充盈舌尖的滋味。唯有魚我家會自己料理,煮的是廣西口味——蔥油魚。我去年赴廣西旅遊才發現,桂臺兩地烹魚方法如此相似。先是將魚炸得金黃酥脆,熬製一鍋甜口勾芡蔥油,淋在魚肉上,入口既有蔥香,又感酸甜,令人捨不得放下筷子。據家中長輩回憶,這是奶奶孩提時向鄰居廣西籍貫的眷村阿姨學習而來。一頓團圓飯匯聚了中國大陸各地的飲食精髓,傳遞到年夜相聚的碗筷之間,用年夜飯的色香味撫平著遊子一年的辛勞,也用其樂融融化解了家中長輩的思念之情,同時還提醒著我們不能忘卻華夏根脈,千年傳承下來的文明在觥籌交錯間繼往開來。
老廣味道油雞
用過除夕年夜飯後,一家人齊聚在客廳,觀賞電視臺的除夕特別節目,品嘗瓜子、牛肉乾、魷魚絲、海苔卷等年貨小點,三三兩兩相互聊天,恨不得如倒豆子般將自己一年來的故事與家人分享,直到深夜。台灣的節慶習俗源自閩南一帶,在島內本地化與鄉土化的流變之中,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除夕夜間11點開始,全家會出動赴廟宇參與新春團拜。一眾人在宮廟主委和志願者的帶領下,持香祝願新的一年諸事順遂。廟宇方也會準備橘子和台南特有的府城椪餅,予以信眾分食,寓意來年大吉大利、擁抱平安。現場還會有“發財金”抽取活動,被抽中者意味著向廟宇外借發財錢母,許一個來年財源滾滾來的吉兆和祥瑞。團拜結束後,廟宇方備有煙花爆竹,在劈裏啪啦的震天巨響裏,轟轟烈烈地迎接新年到來。這部團拜大合唱,響徹城鄉每條街道,綿延不絕整個年夜。那是島內信眾的美好祈願,也是炎黃子孫源遠流長、綿延不絕的傳統和聲。
除夕夜在廟宇裏參加新春團拜的信眾
在台灣年節習俗中,“初二回娘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出嫁的女兒會在這天返回“後頭厝”(娘家的閩南語,意為女方的背後靠山)探望父母,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初二這一天,各村廟宇門口還會舉辦宴請女婿答謝宴,主打一個全村同樂。我的外婆家是在雲林西螺的鄉下,廟宇還會在這一天搭建草臺戲班,邀請歌舞團體演出。除了現代歌舞演出之外,戲臺上還會有傳統布袋戲、歌仔戲等演出。我拉著外婆上臺合唱了一首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愛拼才會贏》。外婆作為大家長的幸福感,在此刻從笑到合不攏的口中緩緩唱出,唱成一曲團圓的和聲,慰藉著長輩們每一個等待晚輩回家的不眠之夜。
千年華夏傳統綿延至台灣,許多都沒有變,同時也衍生出許多在地化的特色習俗,呈現著中國人對於傳承的重視。每一位炎黃子孫血液中的基因,在島內每一地、每一處年節的習俗與活動間,展現得淋漓盡致。我相信,刻畫在我們炎黃子孫骨子裏的血緣認同,會在每一個喜慶年節,演繹著中國人對先祖、對傳統文化的崇敬和熱愛,以華夏信念鑄成的畫筆,化作一幅瑰麗斑斕的中國式畫卷,持續描繪到韆鞦萬世。(作者:謝建鋐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