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回望2024展望2025 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將持續推進

回首2024年,儘管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但兩岸民間交流持續熱絡,經貿往來勢頭不減, 臺胞臺企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再次證明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民眾的共同心聲,想要人為限制是無法得逞的。展望2025年,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將持續推進。

 

據統計,2024年前11個月,兩岸貿易額為2662.22億美元。其中,大陸從台灣進口1978.37億美元,同比增長8.8%;大陸向台灣出口683.85億美元,同比增長9.4%。2024年1至9月,大陸新設臺商投資企業5725家,同比增長5.6%。許多臺商臺企既是兩岸交流的見證者,也是受益者。正如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表示,旺旺集團食品部門在大陸設有30多個生産基地、800多條生産線,成立50多個銷售分公司,有400多個營業所及1萬多家經銷商。以大陸為依託,如今,旺旺集團的産品已行銷全世界65個國家和地區。旺旺集團在大陸的發展歷程是兩岸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的縮影,不僅見證兩岸關係的風雨歷程,也感受到融合發展帶來的無限機遇。

 

回望2024展望2025 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將持續推進

 

2024年兩岸經貿活動成果豐碩。2024年3月,以“深化開放 融合發展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建設推進會在濟南舉行,除推介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産業合作區外,還進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6月,“浙江·台灣合作周”在浙江舉辦,簽約台資項目47個,總金額達43.42億美元,與上一屆相比,簽約總金額增長5.1%,本屆“合作周”還啟動了“中華好主播”兩岸青年主播培訓營,加強浙臺青年交流,進一步推動了兩岸産業合作。7月,第12屆雲臺會在雲南舉辦,以“共享RCEP新機遇,開創雲臺融合新局面”為主題,來自兩岸的350余人參加,通過主題大會、專項活動及拓展活動等,引導臺商臺企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機遇,積極主動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重大發展戰略,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9月,第27屆京臺科技論壇在北京舉辦,主題為“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吸引了兩岸科技産業界相關人士參與,舉辦了多場分論壇和項目簽約活動。12月,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福建廈門舉辦,兩岸工商界代表齊聚一堂,以“打造兩岸新時代産業鏈 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為主題,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兩岸産業鏈、供應鏈合作, 共同致力於推進兩岸經濟産業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與會兩岸人士認為,不管全球經濟形勢和台灣政局如何變化,兩岸經濟合作穩定發展的大勢不會改變。

回望2024展望2025 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將持續推進

 

2024年,大陸各地各部門持續推動各項惠臺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落細,全方位、多層次為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提供政策支撐與制度保障。福建作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閩臺經濟融合不斷推進。馬祖酒廠等台資企業被認定為“福州老字號”、《福建省促進兩岸標準共通條例》立法工作啟動、大陸首只由臺商發起的兩岸産業投資基金設立、臺胞境外自有人民幣投資大陸通道率先打通……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出臺以來,閩臺經貿合作穩步發展,亮點紛呈。福建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磁吸效應進一步凸顯。截至2024年,福建累計引進台資項目2.5萬多個,實際利用台資330億美元,閩臺貿易額累計突破1.5萬億元,台灣地區成為福建第四大貿易夥伴。

 

總體來看,2024年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展望2025年,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有望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繼續深化,為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作者:任冬梅)

新華視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丨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5年中國經濟著力點

2024-12-13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5年中國經濟著力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把舵定向。

 

堅定信心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樣總結今年經濟運行情況。

 

會議認為,實踐中,我們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

 

“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係”;

 

“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

 

“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係”;

 

“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係”;

 

“必須統籌好提升品質和做大總量的關係”。

 

會議提出的“根本保證”“五個統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這些規律性認識,既是應對當前困難挑戰、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重要著力點,也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科學方法論。”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岩説。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認為:“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科學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有助於我們採取更加有效舉措,有力破解發展難題,穩定發展預期,提振社會信心,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凝聚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合力。”

 

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

 

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石英華表示,針對明年較為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會議釋放了宏觀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的信號,有利於進一步堅定各方發展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積極主動應對困難挑戰,有助於確保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提高財政赤字率,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加大財政支出強度;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會議明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會議圍繞財政赤字、財政支出、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等多種政策工具作出積極部署,惠當前也利長遠。通過實施更加積極、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將進一步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積極對衝外部不確定性,為明年經濟穩定增長、持續向好提供支撐。”石英華説。

 

會議提出,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我國貨幣政策從‘穩健’調整為‘適度寬鬆’,是基於當前經濟形勢的需要和明年經濟工作的謀劃,有助於增強逆週期調節效果,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回升向好。”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説。

 

對於會議提出的“適時降準降息”,曾剛認為,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下,降準降息將為我國經濟提供更強的逆週期調節支持,有助於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擴大內需,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

 

會議強調要打好政策“組合拳”。中國稅務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羅志恒表示,當前宏觀經濟治理的複雜性上升,必須用系統性的思維、方法和措施,強化政策統籌和部門協同,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出臺取向一致的宏觀政策,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合力。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擴大內需,既是應對外部衝擊、穩定經濟運行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強發展主動性的長久之策。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明年9項重點任務之首。

 

“當前,國內需求不足的挑戰仍然較大。需要注重改善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能力,進而提振消費,擴大國內需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承健説。

 

“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圍繞大力提振消費,會議作出系列部署。

 

李承健表示,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及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回升較快。要持續鞏固消費回暖勢頭,積極培育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服務消費等新引擎,不斷拓展消費新空間。

 

投資既是當前的需求,也是未來的供給。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會議作出系列部署。

 

“不管是從建設現代化的産業體系,還是從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看,我國投資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空間。”郭麗岩表示,要更加注重投資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

 

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釋放了創新驅動發展的鮮明信號。

 

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前佈局重大科技項目,開展新技術新産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産業;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會議從多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

 

“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會議的這一表述引人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偉表示,走出“內卷”困境就不能忽視産業發展規律和自身條件,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不同地區、不同技術路線、不同産業類型都要結合各自的特點和優勢,採取不同發展路徑,避免一哄而上、泡沫化。

 

會議指出,針對産業轉型升級的瓶頸制約,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

 

李偉表示,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為先進技術和新興産業發展提供市場空間,新興産業發展壯大也離不開傳統産業在生産工藝、製造設備等方面的支撐保障。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就要增強産業發展的接續性,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實現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産業培育發展的雙贏。

 

以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統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會議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崔衛傑表示,會議的系列重要部署聚焦當前經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深層次矛盾和緊迫性問題,著力打通堵點,補齊短板,形成可預期的制度安排,有利於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形成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的強大合力。

 

會議還提出,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部署“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等具體舉措。

 

當前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和難預料因素增多,我國外貿外資發展承壓。崔衛傑説,會議提出的一系列舉措適應了我國開放重點從製造領域拓展至服務領域的發展趨勢,也適應了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發展新形勢,有利於發揮外貿發展和吸引外資的創新優勢,進一步激發增長潛能。同時,這一系列舉措制度型開放特徵明顯,將進一步倒逼國內制度改革與創新,以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制度建設推動改革向體制機制的“深水區”“無人區”邁進。

 

會議提出,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郭麗岩説,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通過自貿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推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培育新的增長極。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會議多項部署聚焦群眾關切,增進民生福祉。

 

會議明確,“健全糧食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一系列部署涵蓋城鄉融合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既著眼當下,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也著眼長遠,不斷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需求。”金李表示,落實好會議部署,各方要細化任務,推動利民惠民舉措落實落細。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會議指出,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房地産是需要化解風險的重點領域之一,近期政策成效初步顯現。”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琳表示,在行業恢復發展的關鍵時刻,會議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等措施,堅持從供需兩端持續發力的政策思路,將有助於延續當前向好勢頭,進一步把政策利好轉化為市場信心和發展效益。

 

明年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已定,關鍵在於抓好落實。會議強調,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幹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展開全文

2024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成果豐碩

2024-12-11

2024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9日至10日在廈門舉行,來自兩岸的700多位工商界人士參會。此次峰會年會的主題為“打造兩岸新時代産業鏈 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

 

峰會年會期間,兩岸工商界人士分為綜合合作交流推動小組、能源及環保節能産業合作推動小組、金融産業合作推動小組、中小企業合作及青年創業推動小組、生物科技與健康照護産業合作推動小組、現代服務業暨文化創意産業合作推動小組、智慧製造及裝備産業合作推動小組,以及資訊、通信産業合作推動小組等8個合作推動小組開展專題論壇討論和參訪活動。

 

專題論壇議題廣泛,涉及“推動兩岸工業互聯網創新 促進兩岸産業融合發展”“創新兩岸金融服務體系 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和“彩繪青春 色澤兩岸”等。兩岸工商界人士參訪的企業包括華為(廈門)開發者創新應用中心、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等。

 

在10日下午舉行的峰會年會閉幕會上,各産業合作推動小組分別發佈工作報告,介紹此次峰會年會的豐碩成果,與會者紛紛稱讚峰會為兩岸産業對接搭建平臺。

 

參會的臺方企業家代表表示,大陸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與活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前景光明,希望繼續發揮峰會作用,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共同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展開全文

特稿丨從彩雲之南到寶島台灣,兩岸攜手共繪融合發展新篇

2024-07-17

中國台灣網昆明7月17日訊(記者 尹賽楠)盛夏時節的昆明,山清水秀,涼風習習。

 

特稿丨從彩雲之南到寶島台灣,兩岸攜手共繪融合發展新篇

 

7月16日,第12屆雲臺會主題活動在雲南昆明拉開帷幕。(中國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7月16日,第12屆雲臺會主題活動在雲南昆明拉開帷幕。本屆雲臺會延續“共享RCEP新機遇,開創雲臺融合新局面”主題,來自海峽兩岸的350余名嘉賓代表相聚滇池之畔,共享合作新機遇,共譜融合新篇章。

 

自2012年至今,雲臺會已成功舉辦11屆,成為獨具特色的兩岸交流合作重要品牌,搭建起雲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雲臺會自創辦以來,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雲臺一家人”理念,吸引越來越多的臺商臺胞來滇投資興業、學習生活。

 

十二載風雲同舟 雲臺合作源遠流長

 

12年前,首屆雲臺會在昆明成功舉辦,開啟了新時代雲臺未來合作的新篇章。12年後的今天,兩岸同胞再度相聚於此,共襄雲臺盛會,共謀發展榮景。這一完整的輪迴,不僅記錄了兩岸在經貿、文旅、人文等領域取得的纍纍碩果,也見證了雲臺合作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特稿丨從彩雲之南到寶島台灣,兩岸攜手共繪融合發展新篇

 

來自海峽兩岸的350余名嘉賓代表相聚滇池之畔,共襄雲臺合作盛會。(中國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雲南的多樣性,造就了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發展的潛力,這樣的世外桃源,是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地方。”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兩岸之間有著共同的文化根基和歷史淵源,應持續互動與合作,共同努力促進兩岸經貿交流走深走實。“兩岸青年是未來兩岸關係融合發展的主力軍,期盼兩岸青年持續交流交往,進一步增進彼此友誼,為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青春力量。”

 

“雲南壯麗的山川和河流見證了人民的奮鬥與不屈,這片土地不僅是詩的遠方、夢的故鄉,更是英雄抗戰、民族團結的光榮象徵。”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表示,雲南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化遺産以及多樣的民族風情讓人神往,但雲南人民頑強拼搏、不畏艱險的精神更令後人動容。“願這片熱土上的英勇故事世代流傳,期盼雲南在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工程,借由RCEP的樞紐地位開創雲臺融合新局,續寫燦爛的歷史篇章。”

 

在這裡找到第二故鄉 雲臺交流不斷深化

 

“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無論兩岸關係如何風雲變幻,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始終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

 

截至目前,雲南省共批准應邀赴臺交流項目2000多個,1.9萬餘人次;接待來滇考察和交流的台灣團組1500余個,1萬多人次;累計來滇經商、探親、旅遊、考察的台灣同胞600余萬人次。2023年以來,已有50余個交流團組2000余人到訪雲南,兩岸同胞親情在彼此的交流認同中不斷延續、昇華。

 

“自1997年來到雲南創業,至今已過去了整整27個年頭,這片土地不僅成就了我的夢想,也成為我人生中的第二故鄉。”臺商廖義榮説,自己因普洱茶與雲南結緣,作為普洱茶的發源地,雲南為兩岸茶商茶農提供了優質資源和廣闊機遇。“我們常講‘兩岸一家親’,‘親’要見面、互動、溝通,大家坐下來共飲一杯茶,拉近彼此的距離,讓這一盞香茗,成為兩岸同胞互融互通的‘潤滑劑’。”

 

特稿丨從彩雲之南到寶島台灣,兩岸攜手共繪融合發展新篇

 

活動現場。(中國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雲南地域特色鮮明,區位和自然優勢顯著,雲臺兩地在綠色能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與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廣闊合作空間,廣大臺商紮根雲南發展,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定大有作為。”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李文勳表示,儘管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但兩岸同胞之間的交流不能斷。“通過一來一往的互動,能夠最大程度消弭隔閡和誤解,實現心靈契合。”

 

“祖國大陸依舊是廣大臺商臺企投資興業,實現更大更好發展的最佳選擇。”全國臺企聯監事長黃明智説,近年來,雲南不斷深化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商關注雲南、投資雲南,在此落戶深耕。“作為雲臺會上的‘老人’,我已連續多年參加活動。真誠希望廣大臺商臺企以本屆雲臺會為契機,抓住祖國大陸發展機遇,深化務實交流,為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青年書寫嶄新篇章 兩岸融合勢不可當

 

“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近年來,台灣青年在大陸探索、融入、奮鬥、成長的感人故事越來越多。在兩岸關係不斷突破阻礙、在曲折中向前發展的進程中,無數台灣青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勇立時代潮頭、擔當歷史使命的光榮篇章。

 

特稿丨從彩雲之南到寶島台灣,兩岸攜手共繪融合發展新篇

 

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青年參訪團合影。(中國台灣網發)

 

“來雲南之前,只聽説這裡風景秀麗,是旅遊打卡的最佳選擇。親身到訪後,發覺這裡不但有好山好水,也融入了許多現代化元素,讓很多和我一樣的台灣青年來了之後就不想走。”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成員田欣説,因為工作的關係,自己常常往返兩岸,也在過程中通過新媒體的方式,幫助更多島內青年了解和認識中華文化。“通過拍攝詼諧幽默的短視頻,能夠讓台灣年輕人更容易接受中華傳統文化,增進民族認同。”

 

“感謝雲南,讓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昆明臺協會青年委員會主委蘇允愷説,自己出生在台灣,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如今在“雲嶺之鄉”安了家,也成為地地道道的“新雲南人”。“兩岸各領域交流,尤其是青年之間的交流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蘇允愷告訴記者,每次回到台灣,他都會向身邊的朋友講述在大陸發展的故事。“希望通過這些經歷,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台灣青年了解和認識大陸,鼓勵他們勇敢踏出一步,在這片發展的熱土,找到事業的新藍海。”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回首往昔,雲臺合作源遠流長,北緯25度線連接了彩雲之南和寶島台灣。放眼未來,雲臺兩地必將緊貼時代發展脈絡,實現更廣領域互利合作、更深程度融合發展,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民族認同貢獻力量。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