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民間文化 傳承中華文明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3-18 15:21:28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一側是車流穿梭的公路,一側是略顯寂寥的小巷——位於台北不起眼巷口的一家書店,似乎分隔了兩個世界。書店門面不大,入口為“葫蘆”造型。很多人打趣問道,這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島內知名出版人、書店主人黃永松曾説,是“文化”這帖良藥。
這家書店名為“漢聲巷”,樓上是《漢聲》雜誌編輯部。半個多世紀以來,漢聲同仁為守護民間文化、傳承中華文明而默默耕耘,從風吹黑髮到雪滿白頭。雜誌創辦人之一黃永松近日辭世,享年81歲。雖連日多雨,島內不少老友和讀者紛紛前來,與漢聲老員工共憶黃永松和這本雜誌的往昔。
首次為“中國結”命名
剪紙、藍染、布老虎……步入書店,隨處可見各地特色民間手工藝品,如同置身民俗博物館。一排排書架上,不同年代的《漢聲》雜誌供人翻閱,比A4紙寬兩指的開本、上百頁的厚度、倣古的裝幀方式,既有匠心獨具的藝術質感,又可見漢聲團隊鑽研選題的功夫之深。
1971年,從美國回到台灣的吳美雲,與美術專業的黃永松一拍即合,共同創辦英文版《漢聲》雜誌(ECHO),吳美雲擔任總編輯,黃永松則是總策劃和美術編輯,在西方文化大舉影響台灣之際,以中國人自己的角度,用英文向西方社會介紹中華文化,第一期選題是媽祖信仰和京劇傳承。
英文版雜誌發行的6年間,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讀者紛紛訂閱,並在西方漢學家及東方文化愛好者中引發熱烈反響。當時台灣經濟正加速發展,傳統文化不受重視,《漢聲》文化顧問俞大綱對黃永松説,台灣處在頭腳分離的時代,腳是現代文化,拼命往前跑,頭代表傳統文化,落在後面。《漢聲》要做時代的“肚腹”,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連起來,全身前行。
隨著英文版雜誌大獲成功,許多島內讀者也呼籲推出中文版。1978年,《漢聲》雜誌中文版創刊,選題角度從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橫向坐標,轉入連接傳統與現代的縱向坐標,英文版雜誌也在出版61期後停刊。
1981年,黃永松帶領漢聲團隊在系統梳理中國古老結繩技藝後,首次提出“中國結”概念並推出同名系列叢書。時任《漢聲》雜誌社長姚孟嘉將傳統編結藝術總結成11種基本結、14種變化結,並清晰展現製作技藝,使這項面臨失傳的手藝重現于現代生活。從此“中國結”名揚世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
推動島內文化尋根
“所謂民間,其實就是回家。對大量從大陸移居到台灣的同胞來講,回家就是回到原鄉的懷抱。”黃永松曾如是説。他生在台灣桃園龍潭客家村,是黃家江夏堂來臺第八代。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黃永松隨即陪同家中長輩踏上故土,並策劃出版“尋根系列三部曲”《台灣的泉州人》《台灣的漳州人》《台灣的客家人》,推動眾多島內同胞回鄉尋找文化根脈。
初探大陸這廣袤的“文化母體”,黃永松和漢聲同仁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他們在選題方面確定四個標準,要做“中華的”“傳統的”“民間的”“活生生的”內容,並將民間文化劃分為5種、10類、56項,希望以此建立“中華傳統民間文化基因庫”。
楊先讓、楊陽父女的《黃河十四走》是《漢聲》雜誌與大陸學者的首次重要合作。“這本書是在黃永松他們的鼓勵和引導下才寫出來的。”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創辦人楊先讓對記者説。出於教學需要,1986年起,楊先讓帶領師生赴黃河流域開展民間藝術田野考察,歷時4年的14次走訪,足跡遍及8省區,從黃河上游走到入海口,期間拍攝數千張圖片,並整理出20多萬文字。
黃永松主動建議楊先讓在《漢聲》出版此書,書名“十四走”也是由黃永松提煉而成。漢聲多位編輯為此忙碌了3年,1993年,漢聲版《黃河十四走》問世,不僅詳述安塞腰鼓、漢畫像石、木版年畫、剪紙、農民畫、石刻、泥(面)塑等民間技藝,還分析其藝術風格、反映的民俗風貌、折射的文化內涵等,成為重要的學術著作,並在多年後由大陸出版社推出簡體版。
讓更多人看見“寶藏”
數十年來,黃永松帶領漢聲同仁致力於民間文化的整理報道和地方風物的保護,並與兩岸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眾多專家學者合作開展調研。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擔任教授的楊陽告訴記者,《漢聲》雜誌把兩岸學者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黃永松等人對民間藝術的尊重和保護令人敬佩,他們對出版工作的認真嚴謹值得學習。漢聲在北京設有辦公室,她會推薦學生去實習。“我帶學生去拜訪黃先生時,他對年輕人的鼓勵是那麼真摯懇切,給予年輕人巨大的信心和力量。”楊陽説。
《漢聲》中文版雜誌至今共推出約200個主題,從實地測量福建土樓等鄉土建築,到詳細記錄“惠山泥人”等多項民間手工藝,傾情投入不計成本,留下彌足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我們在民間文化領域耕耘超過50年,從未盈利。”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溫碧光對記者説,《漢聲》雜誌從未接受過外界贊助,主要依靠暢銷的童書維持雜誌運營。
雜誌初創之際,吳美雲和黃永松都向家裏借過錢。1978年,《漢聲》雜誌推出的“中國童玩”主題大受歡迎,通過結集成書,漢聲首次有了盈餘。為了讓兒童感受中華文化之美,建立文化自信,漢聲還精心整理中國民間文化故事,按農曆月份推出,插圖也以年畫、剪紙、刺繡等中國傳統民間美術風格展現,之後結集成《中國童話》,引發搶購熱潮。
18歲便進入《漢聲》雜誌的美術主編羅敬智對記者説,“黃永松先生希望漢聲所做的事,一定要長宜子孫,更對推動兒童教育唸唸不忘。近日不少來書店共憶黃永松的文藝界老友,都希望漢聲繼續加油,讓更多人看見半個多世紀採集的文化寶藏。”
(本報台北3月15日電)
張 盼
相關新聞
- 2024-03-15傳統文化融進來 服裝市場添新彩
- 2024-03-15新疆維吾爾族歌謠傳承人:把歡樂帶到四方
- 2024-03-11線上討論度高,線下客流量大——“網紅城市”持續上新
- 2024-03-11台灣問題專家李義虎:海峽兩岸同胞在文化層面的交流是自然的,也是切不斷的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