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何以未來?他們説機遇在中國

“我的未來就在這裡!”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唐睿思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對《國際銳評》發出這樣的感慨。唐睿思曾在很多國家生活過,如今定居中國。多年來,中國的發展潛力和開放友好的環境,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的論壇吸引了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位政界、工商界和智庫學者代表參會。4天時間裏,與會者圍繞“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發出“團結合作、共促發展”的亞洲呼聲。其中,中國發揮的積極作用得到各方普遍認可。

 

國際銳評丨何以未來?他們説機遇在中國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巴巴耶夫告訴《國際銳評》,在一系列紛繁複雜的挑戰中,亞洲特別是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無論是經濟增長還是技術發展,這裡都有光明的未來。”

 

這樣的信心從何而來?“中國有著超大規模市場”“中國正在擴大高水準開放”“中國具有産業體系、人才和創新優勢”……論壇期間,多位與會者指出,中國經濟不僅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更蘊含著新的發展潛能。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對《國際銳評》説,“我認為中國經濟會保持非常好的發展態勢,對世界産生重大影響。”

 

當前,發展新質生産力成為中國經濟的熱詞。數據表明,中國高技術産業投資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高新技術企業約達40萬家。其中,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産品“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數字經濟發展快速,5G用戶普及率超過50%。

 

論壇期間,“新質生産力”受到嘉賓們的熱議。土耳其駐華大使穆薩説,新質生産力意味著中國正在為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作好準備,應對當前全球挑戰,更好面向未來。德國默克集團中國區總裁何慕麒對《國際銳評》説,本屆年會上,他切實感受到中國人工智能、數字化等領域的高品質發展。“這讓我們深受鼓舞,也將成為我們未來可以作貢獻的領域。”

 

除此之外,與會者還有個直觀感受,那就是中國日新月異的綠色發展。今年是博鰲亞洲論壇近零碳示範區啟動運行後的首屆年會,所有場館的綠電自給自足,實現了碳中和辦會的目標。“我從未去過完全由大自然提供能量的酒店,真令人驚嘆!”在參觀當地近零碳智慧運營中心等地後,薩摩亞政府報《薩瓦利》記者萊奧塔·曼佈雷這樣評價。

 

國際銳評丨何以未來?他們説機遇在中國

 

有關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生活等領域已形成規模龐大的發展增量,孕育的投資和消費市場每年將達到十萬億元級。曼佈雷説,中國正為世界打造更多“綠色樣板”,他會帶著這些經驗回到家鄉,讓更多人受益。

 

共謀發展,離不開對外開放。近期,中國推出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限制、落實外企國民待遇等一系列高水準對外開放舉措。美國奧緯諮詢董事合夥人貝哲民表示,經濟全球化面臨挑戰,而亞洲一直在為貨物和資金的自由流動努力,中國正是其中心,“對外資企業而言,能在這裡發展非常重要。”

 

他們的感受不是個例。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增長34.9%。在不久前閉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跨國公司高管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市場前景,將持續深耕中國。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劉明華認為,中國繼續積極擴大高水準開放,推動國內市場與外商投資的“雙向奔赴”。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巨大市場和合作機會,對全球經濟的增長和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創新、綠色、開放、共享——在中國,人們看到了這樣的未來。在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新聞主管米爾·薩萊姆·汗·傑格賽眼中,“這不只是中國的未來,也是亞洲和世界的未來。”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