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 綜合實力再上臺階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4-04-02 11:38:29 | 來源: 新華社 |
記者從廣東省大灣區辦獲悉,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綜合實力再上臺階。
廣東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説,2018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為10.8萬億元,5年增長了3.2萬億元。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入實施,尤其是2023年以來,圍繞“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廣東攜手港澳加快建設世界級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建設成效明顯。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準人才高地等建設全面推進,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等“國之重器”相繼佈局。大灣區已經擁有超過7.5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涌現出華為、騰訊、比亞迪、美的、格力等一批科技領軍企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二。
內聯外通網絡加速完善。“軌道上的大灣區”更加完善,港珠澳大橋建成運營,大灣區主要城市間基本實現1小時通達。大灣區機場群旅客年吞吐能力超過2.8億人次,港口群集裝箱年通過能力超8500萬標箱。航線網絡覆蓋了全球主要城市和世界主要貿易港口。
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橫琴今年3月1日正式封關運行。前海出臺全國首部投資者保護條例,積極推進與香港開展金融和法律等現代服務業合作;南沙已落地期貨、航運、數據三大交易所,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揭牌運作;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起勢良好。
市場一體化水準逐步提高。“港澳藥械通”“灣區社保通”“跨境理財通”以及政務服務“跨境通辦”等一批標誌性事項落地實施。自“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政策實施以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單牌車已突破200萬輛次。三地共同公佈涵蓋食品、中醫藥、養老等領域的“灣區標準”已經達到183項。
新華社廣州電 記者葉前、吳濤
新聞推薦
- 閱兵彰顯的大國榮光 兩岸同享2025-09-05
- 黑土地上的紅色記憶被喚醒2025-09-05
- 在鄂臺胞熱議九三閱兵:和平是人心所向 和平發展的大勢不可阻擋2025-09-05
- 在渝臺胞熱議九三閱兵: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 與有榮焉2025-09-05
- 鄭州市臺聯、民革鄭州市委會組織臺胞臺屬集中收看九三閱兵2025-09-05
- 滎陽市臺辦組織臺胞臺屬參訪革命故居 董天知將軍親屬現場講解點燃愛國情懷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