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與臺青的“長安十二時辰”:睹秦俑品文脈 盼古籍智慧照亮未來

作者 朱賀

 

“感覺書本的內容‘跳’到眼前,非常驚訝!兩千年前就有這樣龐大的地下工程,看到時十分感動、驚奇。”6日上午步出位於陜西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大三學生林新越向中新社記者分享了目睹秦俑真容的驚喜。

 

登城墻,訪秦俑,品典籍,賞“大唐”夜景……5日至6日間,包含林新越在內的20位台灣青年學生隨同馬英九先生,度過了特別的“長安十二時辰”。

 

6日上午,一行人參觀了秦兵馬俑一號坑、二號坑和三號坑。臺青們從前多在課本或影像資料中見到相關介紹,今次親臨現場更感新奇,紛紛與恢弘的兵馬俑“軍陣”合影留念。沿坑道前行,林新越嗅到泥土的厚重氣息,看到秦俑保存得如此完整,復原後重新展示在世人眼前,他認為這是“最感動的一面”。

 

當天下午,馬英九和台灣青年一行來到位於秦嶺北麓的西安國家版本館(文濟閣)。該館背靠圭峰、北望渭河,主體為高臺建築,呈現出莊重大方、嚴整開朗的漢唐風格,是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分館之一,集中保藏、展示國家版本資源。走進展館,滿墻典籍入目,令台灣青年萬柄漢直呼“壯觀”;參觀絲綢之路版本展時,台灣女生許嘉蕓了解到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步入“洞庫”,中國國家版本館館長劉成勇化身講解員,向馬英九一行介紹了宋、明、清代六份珍貴典籍。

 

首先是宋拓本《西樓蘇帖》,是蘇軾現存的第一部書法叢帖,為宋拓孤本,收錄蘇軾行書、草書、楷書詩文和信札,是國家版本館的鎮館之寶。蘇軾存世墨寶距今年代最近的一件是《致知縣朝奉尺牘》,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十日……過平嘉山,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一晝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十一日夕,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清楚表明,到古米山(即久米島)才入琉球境內,釣魚島在當時已屬中國。”聽取明抄本《使琉球錄》介紹,馬英九頻頻點頭,對文本似不陌生,“這是我們研究釣魚臺(島)的人一定要讀的。從古籍裏證明釣魚臺(島)不屬於琉球。”

 

20世紀70年代“保釣運動”興起,彼時在美讀書的馬英九是“保釣熱血青年”。數十年來,兩岸呼籲共同維護釣魚島主權的聲音不絕如縷。

 

明內府刻本《大明一統志》是明代官修的全國地理總志,向馬英九一行展示的《泉州府》提及“彭(澎)湖嶼”,其中援引了唐代狀元施肩吾從浙江移居澎湖時所著詩篇,他是大陸人開發澎湖列島的先驅。劉成勇特別提及,台灣史學家連橫在《台灣通史》中明確記載此詩。該書簡體版已於今年2月在大陸發行。

 

一併向馬英九一行展示的,還有文淵閣《四庫全書》底本《公是集》、明內府寫本《永樂大典》及丁氏家藏晚清名人書札,匯集寫本、抄本、拓本、底本和刻本等版本,均與兩岸有深厚淵源,見證中華文脈傳承相連。

 

“版本館能將這麼多古籍保存完好,對中華文明的傳播綿延有不可滅的貢獻。”馬英九在參觀後向媒體表示,台灣民間也非常重視中華文化,對經典古籍的重視,是存在於絕大多數台灣人心中的文化底蘊。

 

他還特別提及幼時母親“燈下課子”、教自己念古文的往事,期盼中華文明古籍的智慧如同歷史長河中的一盞明燈,繼續照亮中華民族的未來。(完)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