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三個角度看懂中國經濟真實狀況

“隨著中國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發展新質生産力,中國有望達到今年的增速預期,我們期待中國經濟持續增長。”15日,正在中國海南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的愛爾蘭駐華大使館貿易參贊喬柯汀對《國際銳評》表達了這樣的信心。

 

本屆消博會吸引了全球7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個品牌參展。消博會火爆成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生動注腳。這一點也在16日中國官方發佈的數據得到印證:按不變價格計算,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3%。外媒紛紛表示,這一增速“超預期”。

 

國際銳評丨三個角度看懂中國經濟真實狀況

 

在數據發佈的同時,德國總理朔爾茨正在中國訪問,西門子、寶馬、奔馳等德企負責人隨行。德媒指出,這表明德國政府與企業管理層都認為“沒有中國不行”。香港媒體援引專家觀點認為,朔爾茨此行顯示“德國和歐盟都想了解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一季度經濟數據表現,為他們提供了答案。不妨從三個角度來觀察。

 

首先,消費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一大亮點,顯示市場潛力巨大。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7%,服務零售額增長10%,且居民升級類消費持續向好。從進口來看,紡織服裝、幹鮮瓜果、牛肉、電視機等增速都超過兩位數,涉及“衣食住行”的消費品都表現較好。此外,中國正大力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預計汽車、家電更新換代需求在萬億規模,再加上回收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柯時邁對《國際銳評》表示,中國市場對保時捷來説非常重要,公司將努力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提供最好的産品和服務。這也是很多在華外企的心聲。

 

再看新質生産力帶來的發展新動能。柬埔寨媒體近日分析説,發展新質生産力有別於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徵。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從産品來看,新能源車産量同比增長29.2%,太陽能電池增長20.1%,服務機器人增長26.7%。同時,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涌現,網上直播、即時零售火爆,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6%。

 

國際銳評丨三個角度看懂中國經濟真實狀況

 

新質生産力將為世界帶來什麼?以一筐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高山咖啡豆為例:中國企業為埃塞俄比亞咖啡打造全新包裝和品牌、優化供應鏈,並通過電商行銷,在淘寶直播間一晚賣出了近2萬盒。人們還注意到,當前中國與其他國家簽署的合作文件中,數字經濟都是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見,中國發展新質生産力,不僅促進自身經濟增長,還會為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再前瞻一點,對經濟發展而言,預期和方向很重要,這恰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另一大優勢。一些熱衷於唱衰中國經濟的人,沉浸在虛構的所謂“中國經濟見頂”等論調裏。但事實已經給出了相反的答案,一季度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已經成為共識。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近日援引一項商業調查結果稱,中國經濟正以“強勁”的基調走過一季度。高盛、花旗等機構近日紛紛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並上調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亞洲開發銀行行長淺川雅嗣稱,在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支持下,今年中國經濟將穩步增長。

 

中國經濟真實狀況什麼樣?世界自有公論。中方多次表示,願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很多複雜情況,中國經濟穩定向好基礎尚不牢固,但積極因素不斷增多,這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較好基礎。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人,與其玩“指責遊戲”,不如正視中國經濟真實情況,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做點實事。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