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費亮點紛呈 彰顯市場向好之勢

作為觀察經濟的重要窗口,假期消費備受關注。這個“五一”假期,消費市場熱點不斷,尤其文旅消費升溫明顯。有平臺數據顯示,中小城市乃至縣城人氣爆滿,“國潮”玩法為假日增添新韻味,全國本地生活服務消費同比增長25%,餐飲堂食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73%。

 

業界分析指出,從假期消費市場的熱度和亮點,可以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向好之勢。未來,隨著各地文旅資源的進一步開發,以及健康消費、體育消費等新型消費場景的構建,將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基礎上,支撐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

 

“五一”消費亮點紛呈 彰顯市場向好之勢

 

人們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天山明月城遊玩(5月4日攝)。天山明月城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是集餐飲、歌舞演藝、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地標。“五一”假期,天山明月城迎來客流高峰,人們在這裡體驗傳統與現代並存的魅力。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從旅遊平臺發佈的數據來看,今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延續了火熱的勢頭,內部結構性變化也開始顯現,旅遊下沉市場發展勢頭值得關注。

 

“假期前我和朋友做出遊計劃,各個熱門城市都是人滿為患。乾脆租了一輛車,去山西應縣、渾源縣轉了一圈,當地的懸空寺、木塔比預期的還要震撼,而且不管是酒店還是門票都好訂多了。”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告訴記者。

 

飛豬數據顯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六盤水、阿裏地區、嘉峪關等目的地旅遊預訂量同比去年平均增速達2倍。同程旅行數據也顯示,東北和西部地區的三線以下小城市酒店及景區預訂熱度同比漲幅均超過100%。

 

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王亞磊表示,旅遊市場下沉背後是中國旅遊市場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更加多元,以及旅遊市場供給側、需求側的結構性變化。從需求側看,消費者避免“人從眾”的心態更為明顯。從供給側看,高鐵交通基建的完善,提高了三四線及縣域市場與中心城市的直達性。同時,下沉市場的旅遊供給也在不斷完善。

 

另外,出入境遊繼續延續了火熱勢頭。去哪兒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中國旅客足跡遍佈全球1035個城市,帶動了全球各地消費恢復,國際機票、酒店預訂量均創歷史同期新高。與此同時,入境遊也升溫明顯,攜程發佈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總結》顯示,“五一”假期,入境遊訂單同比增長105%。

 

旅遊市場火爆還帶動了餐飲等更多生活服務業增長。美團數據顯示,5月1日至3日,全國本地生活服務消費同比增長25%,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廣州、重慶、杭州、武漢、西安、長沙位居全國前十,全國餐飲堂食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73%。

 

不少人還選擇在城市及周邊進行深度體驗。在上海,萌寵與萌娃紛紛空降徐匯濱江“潮流夜生活”市集現場,在咖啡香中體驗假日的鬆弛與歡樂。在西安,“國潮”玩法為假日增添新韻味,消費者在快閃市集欣賞非遺花鼓敲背表演、國風舞蹈、西安民謠等演出。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記者表示,“五一”假期消費亮點紛呈,顯示出國內消費市場正逐步回暖,信心增強。他進一步分析,假期消費市場的亮點不僅反映出假期旅遊的復蘇,也體現了消費模式的創新與多元化,彰顯了居民消費需求的升級。

 

不過業界分析同時指出,市場供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攜程研究院分析,假期人氣爆棚的同時,也發生部分景區接待能力不足等問題。隨著旅遊市場的下沉趨勢及入境旅遊的發展,更加考驗國內旅遊市場的發展品質。

 

這也成為政策的發力點。記者獲悉,近期文旅部將發佈《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工作細則》,進一步規範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工作,提升行業標準化水準,促進文化和旅遊行業管理和服務品質不斷提升,為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商務部則表示,將突出融合創新,擴大新型消費。指導各地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推動商旅文體健深度融合和場景創新。北京全球首發節、上海體育消費節、好味雲南美食節等一系列地方特色活動將相繼開展。

 

展望未來,洪勇對記者説,相信隨著新型消費場景的涌現和供給的豐富,比如健康消費、體育消費的興起,預計消費市場將持續擴大和升級,為經濟注入更多活力。(記者 王文博 袁小康)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