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臺籍教師的實驗化課堂:用紅樓講述中國故事,以文化牽動兩岸情緣

中國台灣網5月20日訊 一筆一刀刻出紅樓人物剪紙,一花一葉做出紅樓手工花簽……這不是大觀園裏的體驗項目,而是廣西台灣青年講師張玉明的實驗化課堂。

 

廣西臺籍教師的實驗化課堂:用紅樓講述中國故事,以文化牽動兩岸情緣

 

張玉明老師的實驗化課堂。(中國台灣網 發)

 

張玉明來自台北,曾經在台灣板橋高中任教,並作為新北課程發展中心的核心老師,負責課程研發和兩岸語文教材教法比較研究。

 

張玉明和祖國大陸結緣始於2017年。為完成《兩岸三部“紅樓夢”影視化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她隻身來到北京,拜訪了87版紅樓夢副總編胡文彬老師,及2010版紅樓夢文學總籌、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老師。此外,她也在北京高中教研中心老師的陪伴下,在北京幾所高中進行參訪,對兩岸高中語文教學比較,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這次訪學也成為張玉明“生命中重要的轉捩點”,為她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完成大陸訪學,收穫滿滿的張玉明回臺後,不僅做了多場演講,還出版了教學研究的相關教材,在全臺數十所高中推廣應用。她表示:“以往認為台灣在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方面做得很好,而來到大陸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世界,看到了中華文化新生復興的榮景。”  

 

借參加赴廣西考察的人才引進團,張玉明毅然告別在臺執教十年的舒適區,2019年來到廣西師範大學,成了一名有正式編制的高校老師。她認為,在大陸高校謀職,比台灣更有生機。“研究和傳播中華文化,來大陸是最好的選擇。”

 

特別是對紅學的熱愛,成為她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的永恒主題。作為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的臺籍教師,張玉明連續兩年在廣西師範大學策劃創辦了紅樓夢“新文科建設教學實踐”,帶領學生以“沉浸化”體驗的方式品讀紅樓。 

 

今年的課程更邀請了廣西師大剪紙協會的成員加入,將紅樓人物刻劃得栩栩如生。此外,活動中還發現了很多國際留學生的身影,有來自泰國、老撾、馬來西亞、越南等地的留學生,與大陸學生齊聚一堂。 

 

廣西臺籍教師的實驗化課堂:用紅樓講述中國故事,以文化牽動兩岸情緣

 

學生們表演紅樓歌舞。(中國台灣網 發)

 

在紅樓歌舞表演聲中,張玉明帶領同學們親手製作《紅樓夢》花簽,讓學生們以自己的方式感悟紅樓夢的精華,“仿佛可以穿越時空,品味紅樓夢中人的別情雅致”。並以手工花簽為線索,展開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紅樓夢》的探討。她表示:“文化是兩岸最好的聯結,柔軟綿長打動人心。我也相信,在對兩岸、對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紅樓是最好的語言。”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對中華文化共鳴、共情。這種文化相通的情感和力量持久深藏于兩岸人民心中,成為聯繫兩岸最牢固、最持久的紐帶。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文化也是最好的語言。(文/王博偉)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