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賴清德頑固“台獨”路線已成臺海和平最大威脅

5月20日,賴清德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併發表就職講話。他在講話中,不僅大肆宣揚“兩國論”,妄稱“兩岸互不隸屬”,還歪曲台灣地區歷史,割裂兩岸血脈聯繫。更有甚者,賴清德還企圖以犧牲台灣全島乃至人民的利益為代價,主動配合美國遏華戰略。其“台獨金孫”的本性、媚外忘祖的奴性展現無遺。

 

無底線媚美賣臺,是為不忠

 

賴清德不僅大談“台灣是民主世界MVP”,呼應美國的“民主陣營”與“不民主陣營”對抗敘事,更以台灣地區“位於‘第一島鏈’戰略位置”沾沾自喜。

 

眾所週知,“島鏈”是對西太平洋一系列島嶼的統稱,是20世紀50年代時任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的戰略構想,主要用來遏制蘇聯、中國、越南、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充滿了冷戰思維、意識形態偏見,直到現在,美國的“島鏈戰略”依然是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的重要抓手。正是因為其帶有濃重的對抗色彩,地區各國避之唯恐不及,賴清德卻興高采烈地拿過來扣在台灣地區和全島民眾頭上,將台灣未來的興衰安危、民眾的生死存亡,毫不猶豫地獻祭給了美霸權主義圖謀。

 

一邊以“民主”“自由”空畫台灣地區未來的大餅,一邊親手將台灣地區往兵兇戰危的險地裏送,只忠於美國意志的賴清德,是海峽兩岸華夏民族的公敵和叛徒。

 

惡意篡改台灣歷史,是為不孝

 

台灣民進黨“執政”期間,在島內極儘教育“去中國化”之能事。特別是近年來其推動的“去中化”課綱,將台灣史從中國史中劃出來單獨成冊,大幅刪減中國史並歸入東亞史,企圖將台灣同大陸進行切割,否定幾千年來兩岸同宗共祖的歷史、文化、血脈淵源。

 

自稱“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上臺後,恐怕只會繼續加大“文化去中”的力度。就職幾天前,賴清德曾公開參加了一場紀念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一名日本工程師的“追思紀念”活動,其不僅表示“深重觸動”,更叫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也是台灣有事”。本次就職演講結尾時,賴清德竟稱“台灣1624年從台南出發,開啟全球化開端”,連荷蘭殖民者侵略強佔台灣的歷史也要美化。

 

將海峽對岸的祖國大陸定義為“外國”甚至“敵對勢力”,卻把歷史上侵略奴役台灣人民的外國殖民者説成是“自家人”,賴清德數典忘祖、認賊作父,一定會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頑固推動“台獨”路線,是為不義

 

台灣民進黨“執政”期間,一直在推動“切香腸式”的漸進“台獨”,甚至不惜通過修訂黨綱,為所謂“公投”鋪路。但連慣於打“台灣牌”的美國都深知,民進黨早晚有“切到手指”的那一天。因此,為避免臺海局勢失控,去年11月30日,美國三名中美關係學者葛來儀、白潔曦與柯慶生在《外交事務》雜誌聯名發文,呼籲賴清德考慮凍結“台獨黨綱”。美媒也曾表示,美國政府對於賴清德的激進“台獨”立場並不放心。

 

然而,從賴清德的講話中來看,雖然美國的真實態度無從知曉,但賴清德是打算在“台獨”路上走到黑了。其不僅全盤繼承了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謬論,還企圖為此找到“法理依據”。

 

無論是從歷史經緯還是從法理角度,一個中國原則都無可撼動。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若像美國某些政客和民進黨當局鼓吹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沒有解決一個中國原則問題”,那為何在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同時,要驅逐蔣介石的代表呢?若“台灣地位未定”,為何每年中國在聯合國和其他眾多國際組織中繳納的會費比額都將台灣的GDP計算在內?

 

由此可見,台灣民進黨當局以及部分美國政客是典型的“無理攪三分”,就是要用耍無賴的方式強行為“台獨”主張博取所謂“國際空間”,進而服務於美國的對華戰略。而賴清德之流為謀個人政治私利,置中華民族統一大業、兩岸和平穩定大義于不顧,找再多“法理依據”也是一紙空文。

 

賴清德“互不隸屬”言論一齣,台灣股市瞬間閃崩,尤其是與旅遊業相關的股票遭遇劇烈波動,這説明包括資本在內的外界都已認識到,賴清德打著所謂“維護和平”旗號,卻不斷煽動兩岸對立,他才是臺海和平的最大威脅。在祖國統一的浩蕩歷史大勢面前,賴清德之流謀獨挑釁既不得人心,也于理無據,只會淪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