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外交官點讚敦煌綠色發展

6月的甘肅敦煌,陽光普照,天空湛藍如洗。在敦煌市城區向西20多公里處,22個國家的30位駐華使節和高級別外交官走進位於戈壁灘上的敦煌光電産業園區,感受綠色發展實踐。

 

“什麼是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發電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這裡能有如此大規模的新能源産業?”……在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的吸熱塔前,外交官們對中國新能源技術應用和産業發展表現出極大興趣,在不斷提問的同時,還用手機記錄下眼前的震撼場景。

 

多國外交官點讚敦煌綠色發展

6月6日,外交官們在敦煌光電産業園區內參觀。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裡被稱為戈壁荒漠上的超級光熱發電站,佔地面積相當於780個足球場,由1.2萬面鏡子組成。

 

每面鏡子採光面積為115平方米,以同心圓狀在地面排列,如同向日葵般追逐太陽,將陽光反射匯聚到圓心一座260米高的吸熱塔頂端。在那裏,熔鹽被加熱到500攝氏度以上,之後通過高溫熔鹽發電。

 

白天存儲的高溫熔鹽可以在夜晚繼續發電,從而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行,將綠色能源不斷輸往中國各地。

 

“太神奇了!戈壁灘上原本寸草不生,但中國人卻充分利用了自然和科技的力量,讓一切不可能變得可能,讓戈壁灘充滿生命氣息。”佛得角駐華大使阿林多·多羅薩裏奧對敦煌“超級鏡子發電站”讚嘆不已。

 

“和中國一樣,佛得角也有大量的風光能源。近年來,中國有能源公司和佛得角合作,建立了多個能源項目,不僅有效利用了風光資源,還為當地民眾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阿林多·多羅薩裏奧希望持續加強與中國的新能源合作。

 

敦煌市委書記石琳介紹,敦煌既是絲路重鎮,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不僅擁有鳴沙山月牙泉大漠奇觀、石窟壁畫藝術寶庫,同時還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光熱資源,是中國首個百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基地,發展光伏産業潛力巨大。

 

多國外交官點讚敦煌綠色發展

圖為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新華社發(張曉亮 攝)

 

“斯洛伐克也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期待未來能與敦煌等中國城市加強合作。”斯洛伐克駐華大使彼得·利扎克對敦煌的光伏産業印象深刻,對中國在光照充足地區大力發展綠色能源表示讚賞。

 

乘車行進在敦煌市區,一排排頭頂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引起外交官們的注意。“這些路燈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並照亮夜幕中的敦煌。”陪同的工作人員解釋道。

 

敦煌市城市和農村公交車都使用新能源車輛,地熱能源入酒店賓館促“冬暖夏涼”、電暖炕進村入戶保障冬季取暖……綠色發展理念已完全融入敦煌這個極旱之地,滲透到民眾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外交官們看來,中國尤其是敦煌充分踐行了綠色發展理念,成功做到了用最少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經濟社會效益。

 

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認為,在戈壁灘上“种太陽”的奇妙實踐,既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又産生了經濟效益,值得許多國家借鑒。

 

石琳表示,敦煌正著力打造以新能源、文化旅遊為主導的綠色低碳發展格局,期待與更多國家分享綠色發展經驗。

 

新華社蘭州電 記者張文靜、程楠、文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