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海峽茶會暨首屆兩岸紅茶交流大會在福建福安舉辦

中新網寧德6月13日電 (記者 葉茂)一盞紅茶連山海,一縷茶香牽兩岸。6月13日,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第十屆海峽茶會暨首屆兩岸紅茶交流大會在“中國紅茶之都”——福建省福安市開幕,兩岸茶人共續茶緣、共話茶事、共謀茶業。

 

“茶是兩岸共有的文化之飲。”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林鐘樂表示,2014年首屆海峽茶會舉辦以來,大批臺胞持續赴會,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兩岸茶人共同弘揚茶文化。

 

台灣茶葉學會理事長陳右人説,台灣茶人會見老友之餘,還能借鏡發展台灣之紅茶産業,希望此項活動能年年舉辦並逐步擴大規模,讓兩岸茶産業維持更緊密的結合與交流,共榮共贏。

 

福安市種茶、制茶、産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隋朝,是中國工夫紅茶發祥地、中國花果香紅茶發源地,還是具備生産紅茶、白茶、綠茶和再加工工藝花茶的中國茶葉之鄉。茶産業是該市特色農業支柱産業,現有茶園面積30萬畝,2023年毛茶産量2.81萬噸、産值22.5億元(人民幣,下同),全産業鏈産值超120億元。可以説,一棵茶樹,養厚了一方水土,造福了一方百姓。

 

近年來,福安與台灣茶事合作交流頻繁,台灣三清制茶有限公司、大同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瑞穗有機生態農場等茶企與福安農墾、新坦洋茶業集團開展深入合作,推出“東方美人”“兩岸紅”等系列産品,深受市場好評,成為聯繫兩岸茶緣的又一座橋梁。

 

福安市委書記周祥祺表示,福安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立足福安市茶産業基礎和優勢,持續擦亮“坦洋工夫”金字招牌,用“一片葉”架起兩岸茶緣的“連心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