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百餘位專家共話“融合發展與台灣機遇”

中新社廈門6月14日電(葉秋雲)兩岸智庫論壇14日在廈門開幕,海峽兩岸10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兩岸融合發展與台灣機遇”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

 

“台灣當局正逐步‘去中國化’,改歷史、改課綱、改教科書,儘量跟大陸少交流,切斷歷史文化與政治的連接。”台灣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丁守中在論壇上呼籲,台灣同胞樹立中華民族意識,“兩岸之間的和平與安全,是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政治互信來建構的。”

 

台灣海峽兩岸民意交流基金會秘書長朱鳳芝坦言,兩岸同胞之間常來常往,消除彼此間的誤解,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化身為“融合者”,對於兩岸融合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紀俊臣已是74次來大陸,以“融合者”的角色走遍了大江南北。他説,這期間,他一直在看、在比較,堅信“兩岸融合發展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目前,福建正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在紀俊臣看來,大陸快速發展,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一系列惠臺政策措施出臺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臺胞“西進”發展是完全可行的。

 

朱鳳芝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建議,邀請年輕一代參加夏令營、冬令營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消除由信息不對等産生的誤會。

 

共敘親情友誼、共謀發展思路,在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形成廣泛共識,是兩岸智庫論壇的核心內容。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宋建曉表示,當下,兩岸關係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重要節點,兩岸智庫要攜手開拓創新,匯聚智力資源,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學術交流添助力,為推動兩岸關係克難前行獻良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