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臺胞:台灣青年由“首來族”到“常來族”將成慣常

中新社廈門6月15日電 題:大陸臺胞:台灣青年由“首來族”到“常來族”將成慣常

 

中新社記者 劉玥晴

 

“只要青年朋友們願意從島內的‘信息繭房’走出來,看看大陸真實的發展、友善的氛圍和惠臺政策措施,相信‘首來族’很容易成為‘常來族’。”台灣青年王天山14日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説。

 

這幾天,王天山等紮根大陸發展的臺胞正于福建廈門參加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他們活躍在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婦女論壇、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等不同活動中。

 

2010年,王天山因一次出差機會首次來到大陸。考察市場時,發展空間大、區位優勢明顯的武漢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認為,大陸豐富的中藥材資源與台灣成熟的研發技術合作前景廣闊,於是選擇在武漢成立皇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次參加海峽論壇,王天山結交許多同行好友,也認識了不少合作夥伴。“海峽論壇為我們這些在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臺。”他指出。

 

近年來,越來越多島內年輕人在王天山的幫助下了解大陸、來到大陸。他表示,兩岸本就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在語言、飲食等方面都沒有隔閡,“首次來大陸的台灣鄉親也能適應。”

 

來自台灣彰化的四川志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姿佑告訴記者,多位島內好友初次到大陸便為科技和經濟的發達所震撼,往來多次後,決定與她一起在成都實現從事文化教育的職業理想。

 

“這次論壇上看到台灣鄉親在大陸各領域‘遍地開花’,給我帶來很大鼓舞,一定要把我們台灣年輕人的價值好好體現出來。”林姿佑説。

 

自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以來,福建持續發佈惠臺利民措施,今年4月發佈的扶持台資企業發展方面6條新措施更是聚焦臺商臺企所需所盼。

 

在台灣青年范姜鋒看來,文創産業是臺青到大陸創業的合適之選。作為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他一直採用兩岸團隊共同運作的經營方式。他以自身經歷建議,有意願來福建發展的臺青可找當地合夥人一起創業,“走融合發展這條路,更容易接近成功”。

 

“很多台灣人都能説閩南語,閩南文化是兩岸融合的重要紐帶。”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臺籍教授施沛琳表示,在泉州、漳州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的背景下,閩臺青年可通過同根同源的閩南文化,加強合作、增進友誼、常來常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