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百年,初心未改!兩岸有志之士呼籲傳承黃埔精神實現民族復興

中新網6月15日電(李柏濤 程子倬 馬壯 陳文韜)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在廣州創辦。百年來,黃埔軍校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使命與精神認同,“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傳承至今,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歷史的風吹過百年,我們為什麼還要紀念黃埔軍校?在複雜嚴峻的臺海形勢下,在島內分裂勢力“倚外謀獨”挑釁及冒進下,黃埔精神內核如何貫穿在兩岸關係發展、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多位兩岸黃埔後代、有志之士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黃埔軍校的創建及其走過的百年曆程,是兩岸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光榮記憶,祖國統一、振興中華更是兩岸黃埔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兩岸同胞唯有懷抱如此理想信念,方能為台灣海峽創造和平曙光。不論是台灣退役將領還是在役台灣青年軍人,都不希望兩岸兵戎相見,兩岸中國人歷經百年滄桑,更加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黃埔精神也定能凝聚海內外、島內外一切愛國力量,驅散“台獨”勢力,實現祖國統一。

 

“天下黃埔是一家”

 

“國共兩黨有著振興中華的共同追求,在民族復興目標與實施途徑上達成了共識。”6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俞祖華闡述了國共合作形成與黃埔軍校建立的底層邏輯。

 

當天,來自兩岸暨港澳地區和海外的逾百名嘉賓呼籲緬懷黃埔先輩,弘揚黃埔精神,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攜手共創民族復興偉業。

 

“天下黃埔是一家”,短短七個字,點出了兩岸黃埔人共同的情感訴求和精神追求。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當年國共兩黨秉持黃埔精神聯合北伐、團結抗日、抵禦外辱,完成捍衛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尊嚴的艱苦任務。如今,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破壞一個中國原則,歪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妄圖將台灣自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兩岸中國人應傳承黃埔精神,以復興中華為己任,團結同心擊破外部干涉勢力和“台獨”分裂勢力的圖謀。

 

台灣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對中新網説,百年黃埔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是兩岸中國人共享的光榮資産,雖然兩岸關係陷入低潮,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依然是兩岸黃埔同學及我們這些黃埔後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歷史昭示我們,當年的舊中國因國家分裂而備受列強欺淩,正是黃埔軍校的建立,將那個年代的熱血愛國青年團結、凝聚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理想而奮鬥,放在今日更具時代意義。”丘智賢表示。

 

在大陸工作的台灣青年律師沈傑的曾祖父是黃埔軍校六期學員,他對中新網表示,黃埔軍校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是聯結兩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紐帶。

 

“黃埔精神內核之一就是始終將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愛國精神。”沈傑説,在民進黨當局推動“去中國化”的背景下,作為黃埔後人,要堅定先輩的信仰和崇高理想,堅決反對“台獨”分裂,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民進黨自信心喪失到這種程度”

 

據臺媒報道,近日,包括臺海軍陸戰隊退役上將季麟連在內的部分臺軍退役人士,有意赴大陸參加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相關活動。此前,季麟連還在台灣舉辦的一場紀念活動中高呼“驅逐‘台獨’,復興中華”。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對此表示,百年前成立的黃埔軍校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歷史財富。台灣退役將領在黃埔百年紀念活動中的呼籲,充分展現了島內黃埔人對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的傳承堅守,對祖國統一、振興中華的執著追求。

 

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通過政治操弄阻礙兩岸各領域的正常交流。臺退役空軍中將傅慰孤12日稱,有原本計劃赴大陸參加黃埔紀念活動的人士被抓去問話,“把人家嚇得不敢去”。他諷刺民進黨當局,“自信心喪失到這種程度”。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表示,黃埔軍校是包括季麟連在內的台灣很多退役軍人的信仰,民進黨不要低估台灣民眾在很多議題上的判斷和智慧。

 

台灣“中時新聞網”近日刊登題為《百年黃埔兩岸情》的文章指出,不管有多少退役將領校友前去廣州參加百年慶祝,都是人情之常。黃埔精神與台灣是分不開的,不應被外界曲解,台灣應當更自信看待黃埔精神與面對黃埔子弟。

 

正如陳斌華指出,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煞費苦心“去中國化”,都割裂不了兩岸同胞的中國心,削弱不了兩岸同胞的中國情,更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臺軍跟著‘台獨’走,只會將兩岸推向戰爭邊緣”

 

民進黨當局持續渲染所謂大陸“威脅”,刻意升高兩岸對抗與謀“獨”調門,甚至狂妄鼓吹備戰,與黃埔精神背道而馳,引起島內諸多人士的不滿與擔憂。

 

“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如果兩岸皆能共同懷抱振興中華的理想和初衷,兩岸關係就還有和平之機,台灣海峽也還有和平曙光。”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對中新網表示,賴清德上臺後提出所謂“新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更加動蕩,臺軍反對“台獨”的理念隨著“台獨”勢力掌權而淡化,臺軍如果跟著“台獨”走,只會不斷將兩岸推向戰爭邊緣。

 

丘智賢批評,賴清德等民進黨政客拋出所謂“轉型正義”,等於否定黃埔師生對抗戰勝利、光復台灣的貢獻,他所主張的“台獨”,與黃埔精神背道而馳。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無論是台灣老一輩退役將領還是台灣年輕軍人,都不希望打仗,尤其是中國人不該打中國人,當然希望兩岸關係能和平穩定發展。”台灣《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長期幫台灣抗日將領許歷農整理手稿,出版傳記,與島內眾多臺軍退役將領長期保持密切聯繫。

 

她對中新網表示,這些臺軍退役將領皆認為,黃埔軍校成立的宗旨及精神就是要國家統一、民族振興。兩岸軍人都應秉承黃埔精神,牢記當年黃埔建校時的初心使命,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賴清德當局更不該再倒行逆施、違背島內主流民意,甘願充當外部勢力“反中、制中”的馬前卒,繼續在“台獨”邪路上冒進。

 

“賴清德的‘台獨自白’,完全背離黃埔建軍的初衷,其以‘台獨’為招牌洗腦下一代的詐騙作法,完全經不起考驗。”洪秀柱亦呼籲,絕不能低估賴清德此作法對不了解真實歷史的台灣下一代的影響,兩岸有志之士要“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明白百年來我們中國人所歷經的艱辛及對和平的珍視。(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