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希望兩岸青年共同繪製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

我是周暐閎,來自台灣台北,目前就讀于廈門大學,是一名戲劇影視學博士生。我參加了三屆海峽論壇,也是第三度踏入海峽青年論壇的殿堂。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裡我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表達,學會了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尋求共識。這些經歷,如同一筆寶貴的財富,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自信,更加從容。希望兩岸青年攜手在海峽兩岸的交流中,共同繪製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

 

“希望兩岸青年共同繪製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

 

來自台灣台北的周暐閎(作者供圖)

 

海峽青年論壇是一個讓年輕人夢想起航的港灣。在這裡,我遇見了形形色色的青年朋友,他們眼中閃爍的不僅是對知識的渴望,更是對未來無限的憧憬與希望。在論壇上,我們暢所欲言,分享著各自的故事,探討著兩岸的現狀與未來。每一次對話感覺都是靈魂的洗禮,每一次交流都是智慧的昇華,每一次的參與都是心靈的觸動、思想的交鋒和情感的交融。每一位臺青的發言都能對我有所啟發,今後我還想參加這樣的論壇。

 

這個論壇宛如一個充滿活力的充電站,每次參與都讓我帶著滿滿的能量而歸。我聆聽了許多臺青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是其個人奮鬥的縮影,更是兩岸交流合作的美好見證。比如,來自台灣新竹的臺青吳若瑀,她在平潭綜合實驗區擔任科技特派員。在日常工作中,她不僅可以協助台灣企業了解大陸的法律法規以及産業政策,也可以向大陸民眾分享和交流台灣的産業經驗。

 

在海峽青年論壇的平行子論壇中,兩岸青年匯聚一堂,分享著各自的經驗與城市的獨特魅力。這裡是思想的集市,是創意的熔爐。我目睹了無數的思想火花在不同的論壇大廳中被激發,兩岸青年在交流的火花中相互啟發,彼此碰撞,誕生了一個又一個新穎的想法,為兩岸青年的合作指明瞭方向,為兩岸的共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希望。

 

無論是初來乍到的新人,還是經驗豐富的常客,海峽青年論壇都是助力個人成長的沃土。在這裡,我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在思想的碰撞中拓寬了視野,學會了在多元化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希望兩岸青年共同繪製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

 

周暐閎(左一)和他的朋友(作者供圖)

 

廈門,這個名字自幼便在我心中播下種子。2010年,我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2018年,當輕柔的海風裹挾著遠方的呼喚,我背負著行囊,踏上了求學之旅。那一年,我借助“小三通”的便捷,跨越了波光粼粼的海峽,抵達了廈門這片洋溢著魅力的土地。在此之前,我的生命篇章在台灣書寫,那裏記錄了我成長的足跡、學習的努力和工作的歷練。

 

而在廈門的生活,宛如一幅用時光精心繪製的畫卷,每一筆都蘊含著這座城市獨有的韻味與活力。我不僅見證了廈門的蓬勃發展,更融入了它的脈搏,感受著閩南人那份深沉而真摯的熱情與友好。這裡,古老與現代交織,傳統與創新並行,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空氣中瀰漫的創意與激情。

 

這幾年,我逐漸擺脫了初來乍到的生澀,開始融入大陸的生活,學習使用支付寶和微信,體驗科技帶來的便捷。通過各種交流活動,我更加深入了解大陸的文化和歷史。記得在福建的一次兩岸茶藝活動中,我看到大陸的茶藝師仿佛一位古代的隱士,動作緩慢而有力,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對茶的尊重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從選茶的講究,到溫杯的細緻,再到沖泡時水與茶葉的完美交融,每一個動作和程式都充滿對茶文化的深刻理解。而來自台灣的青年則帶來了在地高山茶,他們講述著每一片茶葉背後的故事,從茶園的雲霧繚繞到制茶工藝的代代相傳,讓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感受到了兩岸歷史連結的深度。茶香中,兩岸的茶文化在交流中碰撞,我們不僅品味了茶的香氣,更品味了文化的韻味。

 

在一次別開生面的音樂交流活動中,兩岸的青年們透過流行音樂這一共同語言,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大陸的青年帶來了原創説唱,歌詞中融入了地方方言和傳統文化元素,展現了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和創新精神。而台灣的青年則彈唱了一曲融合了台灣少數民族音樂特色與現代流行元素的曲目,情感真摯,民族性、在地性極強。我們分享著各自的音樂故事,探討著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兩岸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創作出能夠引起共鳴的作品。我們共同認識到,儘管兩岸有著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但音樂的力量能夠跨越海峽,連接兩岸青年彼此的心。

 

“希望兩岸青年共同繪製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

 

海峽青年論壇舉辦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大陸,我學會了欣賞不同的美,理解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情感。每座城市,每個論壇,每次活動,每次遇到的青年朋友,都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在這裡相遇,在這裡成長,在這裡攜手共創未來。期待更多的台灣青年來到大陸追夢、築夢、圓夢。讓我們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繼續書寫屬於我們的故事,繼續追逐屬於我們的夢想,在交流中成長,在合作中發展,共同迎接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周暐閎)

海峽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潮”起來 構建共同“朋友圈”

2024-06-15

央視網消息:6月14日,作為海峽論壇配套活動之一,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在福建廈門啟動,“青春同心創未來 攜手打拼謀復興”是本屆海峽青年論壇的主題,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搭建兩岸青年交流學習平臺,增進兩岸青年友誼。作為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的前沿陣地,廈門近年來也越來越重視兩岸青年的交流。6月15日的《兩岸融合創未來》,我們一同來看廈門如何讓青年交流活動“潮”起來,構建兩岸青年的共同“朋友圈”。

 

“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本屆海峽論壇凸顯“青春范兒”,青年版塊共設有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體育嘉年華、海峽兩岸藝術交流節等13項活動,與會台灣青年人數超過2000人。

 

6月14日開幕的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以“青春同心創未來 攜手打拼謀復興”為主題,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精英、專家學者以及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話融合發展,共敘青春情誼。

 

台灣青年吳若瑀稱:“我覺得青年之間的交際往來及互相認識了解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國家的未來都是要交棒給下一代的年輕人。”

 

台灣演員陳竹音稱:“願意來大陸看看走走,也許你會找到一個不同的解答,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可能有也許完全不同的一片天。”

 

台灣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李亮頤稱:“我覺得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傳遞正確的資訊,建立寶貴的情誼,並且維護這樣的情誼,創造兩岸之間的和平。”

 

歷年來,海峽論壇不斷豐富創新兩岸青年的交流方式,向台灣青年打開認識大陸、了解大陸的窗口,讓他們對大陸的想像與期待變成現實可感。許多臺胞經由參加論壇對大陸有了更深的了解,甚至願意留下來闖一闖,台灣青年黃彥霖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黃彥霖受邀參加海峽論壇配套活動之一的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舞”論壇,通過這一活動,黃彥霖結識到許多志趣相投的年輕人,他也決心紮根廈門,發展自己的舞蹈教學事業。

 

台灣青年黃彥霖稱:“我現在固定生活在廈門這邊,所以主要發展也都是在這邊,有什麼好機會其實都是以這邊為主。”

 

台灣青年翁英哲稱:“在大陸,街舞發展得比較規範,發展的市場也比較好,所以對於台灣的街舞愛好者來説,其實來這邊也是一種學習。我很希望可以通過活動的方式,讓兩岸的年輕人多一點交流的共同話題。”

 

近年來,廈門融合旅遊發展、文化交流、教育共融、美食推介等元素,打造閩臺研學品牌,讓臺胞青年通過實地走訪了解風土人情,感受大陸發展脈動,體驗同根同源傳統文化。

 

研學活動讓交流“走”起來,而流行文化則讓交流“潮”起來。近年來,廈門以流行文化為抓手,推出包括兩岸大學校園歌手大賽、兩岸動漫配音大賽、兩岸高校短片大賽、海峽兩岸青春影展等活動,促進海峽兩岸青年構建“共同話語圈”以及共同的“朋友圈”和“事業圈”。

 

跨越海峽的真摯情誼,同心同行的夢想之約,兩岸青年在廈門碰撞、交流、融合,共同譜寫出了屬於他們的青春樂章。

展開全文

跨越海峽、向西而行 台灣青年登陸實現創業夢想 綻放精彩人生

2024-06-17

央視網消息:與台灣一水之隔的廈門是台灣青年登陸發展的首選之地。作為第十六屆海峽論壇重要配套活動之一,近日廈門舉辦了第19屆“台灣人才對接會”。為吸引臺青登陸就業、創業,廈門近年來打造了8個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為臺青提供“一站式”服務,累計吸引8000多台灣青年登陸實現創業夢想。一起來看今天的《兩岸融合創未來》。

 

跨越海峽、向西而行 台灣青年登陸實現創業夢想 綻放精彩人生

 

拍攝視頻,上傳到手機小程式,只需等待十秒,就能解讀出寵物的情緒變化,這是臺青葉德聖開發的一款寵物AI情緒識別器。看好大陸人工智能發展前景,2023年,葉德聖帶著創業項目“人工智能寵物解決方案”落地廈門。

 

跨越海峽、向西而行 台灣青年登陸實現創業夢想 綻放精彩人生

 

葉德聖選擇入駐“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一品威客創客空間,開啟他的創業夢想。在公司初創階段,從如何申請補助、如何參加創業大賽到如何開拓市場,青創基地與葉德聖協同作戰。憑藉在新賽道的創新優勢,葉德聖的項目在廈門市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上脫穎而出,他本人也被評為福建省臺青“創業之星”。

 

跨越海峽、向西而行 台灣青年登陸實現創業夢想 綻放精彩人生

 

為了幫助台灣青年真正實現創業夢想,廈門主打“創新”和“真誠”。除了類網格式密集設立臺胞服務中心、臺胞驛站,為臺青提供“一站式”服務,2024年,廈門更直接打破兩岸職業認證壁壘,按“非禁即享”原則,開展台灣地區職業資格直接採認試點工作。

 

跨越海峽、向西而行 台灣青年登陸實現創業夢想 綻放精彩人生

 

今年5月25日,作為第十六屆海峽論壇重要配套活動之一,第十九屆台灣人才廈門對接會在廈門舉辦。對接會吸引了50余家用人單位、9家臺青雙創基地、近300名台灣專業人才參與。台灣青年説,感受到了尊重,接納和認可。

 

截至目前,廈門已擁有臺青就業創業基地25個,其中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8個,累計吸引臺青8000多人。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穿越海峽,向西而行,登陸創業、生活,共同書寫新時代兩岸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展開全文

臺青與大陸的“雙向奔赴”——來自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的故事

2024-06-15

臺青與大陸的“雙向奔赴”——來自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的故事

6月14日,出席海峽青年論壇的嘉賓共同啟動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我之前有很多臺青在兩岸交流領域發光發熱,如今這個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的台灣教師賴彥君14日在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上動情地説,這場接力跑,兩岸青年從未停下腳步。

 

海峽青年論壇是海峽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台灣青年們如約來赴這一年一度的盛會,暢敘各自的奮鬥感懷,在兩岸融合發展的“故事集”裏留下動人篇章。

 

賴彥君是個台北女孩,從求學武漢大學,取得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到通過湖北“千崗迎臺青”專場招聘會入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武漢生活15年的她“越來越明晰肩頭的責任”。她選擇投身公益,為在大陸臺胞提供法律諮詢、公益普法等服務。

 

論壇上,賴彥君以“過來人”身份,分享自己的求學、就業經驗。“多向台灣青年分享自己在大陸的經歷和感悟,讓更多台灣青年了解大陸,這正是我要求自己做到的。”她説。

 

來自台灣新竹的臺青吳若瑀,目前在平潭綜合實驗區擔任科技特派員。她在日常工作中,既協助台灣企業了解大陸的法律法規以及産業政策,也向大陸分享交流台灣的産業經驗。

 

“也許有些臺青對於來大陸創業還是有一些顧慮,但我想跟大家説的是,像我這樣深耕大陸的臺青還是很多,我們可以協助大家,不用擔心,儘管過來就好了。”吳若瑀在論壇上向島內臺青喊話。

 

畢業于台灣東吳大學英語專業的陳于萱入職廈門航空7年,她向論壇現場嘉賓分享喜訊:廈門航空臺乘隊伍中有19人已在大陸成家立業,就在今年初,面向台灣同胞的廈門市保障性商品房開放選購。“未來,我們將繼續在萬米高空搭建兩岸融合發展的橋梁,幫助更多的同胞暢行兩岸,讓愛回家。”

 

臺青與大陸的“雙向奔赴”——來自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的故事

來自台灣的青年們在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開幕現場(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論壇上,一支特殊的團隊登上舞臺,他們是由海峽兩岸棒球青年組建的福建省棒球隊。前不久,他們參加了中國棒球聯賽,以“兩岸聯合組隊”形式參加國家級賽事,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該棒球隊的主教練曾華偉來自台灣,他説:“之前常來大陸比賽,沒想到會獲得在省隊執教的機會,這是我全新的開始,沒有猶豫就來了。也希望以我的經歷告訴台灣球員,大陸有很多好政策,可以提供一個很廣闊的舞臺。”

 

“再難走的路、再坎坷的路,只要橋建起來,就有希望。”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綜合室主任張華説,希望論壇上臺青的分享就像飽滿的種子,伴著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春風散播兩岸,生根發芽。

 

本屆論壇還為首批全國青聯兩岸青少年研學交流站、臺港澳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站、閩臺青年服務站授牌,為2023年福建台灣青年“創業之星”頒獎。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精英、專家學者以及各界人士約550人參加論壇。

 

新華社廈門電 記者鄧倩倩、付敏、尚昊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