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從《中國好聲音》《慶餘年》和《歌手2024》説開來

我是台灣屏東囝仔邱慶齡,別人都叫我“樂導”。曾就讀于台北商業大學,主攻企業管理專業的我,畢業後選擇一腳踏入媒體圈。我的工作從助理到節目導演、總監、總導演,10多年之間,我幾乎在台灣各大電視臺都工作過。在萎縮的市場下,難以施展才幹的我經由前輩介紹開啟了我的“登陸”發展,那是2011年,我才30歲。

 

從《中國好聲音》《慶餘年》和《歌手2024》説開來

 

作者邱慶齡參加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時的留影

 

為何從台灣電視臺的穩定工作選擇跨海來大陸發展,説起來這也是蠻有緣份,甚至可以用“一見鍾情”來形容。這一切機緣巧合來自於大陸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那時任職于台灣一家電視臺的我看到公司引進了這個節目,然而就是這個大陸綜藝節目直接讓我感受到了大大的震撼。比起台灣綜藝節目小而美的型態,大陸的綜藝節目彷彿就像一部“大片”,這是台灣無法比擬的。也因為與《中國好聲音》的“一見鍾情”,讓我下定決心來到大陸發展。

 

在大陸同行的推薦下,我去了湖南衛視,作過助理、扛過攝影機、當過副導演,後來又從湖南衛視轉戰東南衛視、海峽衛視等各個電視臺。我先後駐足廣東、湖南、福建、浙江、北京、上海,參與過《快樂男聲》《生活接力棒》《來吧冠軍》《十二道鋒味》《青春旅社》《嚮往的生活》《真武魂》等節目的製作。有了這些經歷和經驗,我成立了自己的傳媒公司。2018年,我決定長駐上海。我和同業合夥人還創辦了影視公司,並和多位明星藝人在全國各地打造明星健身俱樂部。

 

從《中國好聲音》《慶餘年》和《歌手2024》説開來

 

本文作者在海峽衛視工作時的舊照

 

最近,兩個文化現象引起了我對兩岸傳媒産業差異的深入思考:

 

一是,《慶餘年》《繁花》等超級好看的大陸電視劇火到了台灣,得到了廣大台灣觀眾的喜愛與追捧。大陸電視劇在台灣火爆是因為兩岸文化同源、人心相通。在同一部劇上,兩岸同胞感受到了同樣的情感共鳴,看到了同樣的人生百態。這些電視劇用溫暖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打動了台灣觀眾的心。這些電視劇的忠實觀眾不僅僅有台灣青年、學生、上班族,中年人甚至還有老年人。據我台灣電視臺的記者朋友透露,台灣很多的電視頻道和網站在娛樂版塊增加了大陸電視劇和大陸相關綜藝娛樂節目資訊後,收看率、點擊率大幅提升。

 

另一件事是,隨著《歌手2024》的開播,誰能想到,這個湖南衛視做到第九季的綜藝節目,時隔三年再次重啟竟然還能掀起全網討論,霸屏熱搜榜。我推薦了我的好朋友、來自寶島台灣的歌手黃宣參加了這節目。在第2期節目中,他用一首《獨上C樓》來展現那份灑脫,而在第3期節目中,他又自彈自唱了蔡健雅的代表作《思念》,將對心愛之人的想念娓娓道來,盡顯柔情。才華滿滿的黃宣身上有著非常強烈的反差感,這使得他圈粉無數。

 

從《中國好聲音》《慶餘年》和《歌手2024》説開來

 

本文作者(左一)在兩岸交流活動中擔任主持

 

大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台灣當導演,可能一年只能做一到兩檔自製節目,而在大陸,一年就可以接觸到七到八檔節目,明顯能學到更多東西,成長更快。另外,大陸市場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大陸節目的規模品質也非常高,很多甚至是動用電影級的拍攝技術和設備。還有大陸電視劇劇組分工細緻,人員也更加專業,播放平臺除了電視端,大陸的網絡視頻平臺更加蓬勃興旺。

 

通過電視劇、電影和音樂等文化産品的交流,兩岸民眾能更深入地理解對方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特性。這種文化的互動在無形中搭建起了一座情感的橋梁,使兩岸人民能夠在共同的文化認同中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相信在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好劇、好音樂、好綜藝作品在兩岸進行交流,讓兩岸關係更加緊密,讓兩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濃。(作者並供圖:邱慶齡)

煽動兩岸經濟“脫鉤斷鏈”,只會損害台灣企業和民眾利益

2024-06-06

賴清德上任不足二十天,已經遭遇大陸強勢遏制“台獨”兩連擊:一是圍島軍演給予島內“台獨”分裂勢力當頭棒喝,充分顯示出大陸鐵腕遏制“台獨”的堅定決心與壓倒性實力,正如中國國防部長董軍所言,我們對待“台獨”武裝就像甕中捉鱉;二是5月30日,大陸在經濟領域出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公告,決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對原産于台灣地區的134個稅目進口産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協定稅率。

 

煽動兩岸經濟“脫鉤斷鏈”,只會損害台灣企業和民眾利益

 

ECFA是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的,實施中如産生問題可通過兩岸協商予以妥善解決。但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大肆宣揚“台獨”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和經濟“脫鉤斷鏈”,嚴重破壞兩岸協商和ECFA實施的基礎,是大陸有關部門不得不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産品關稅減讓的根本原因。搞“台獨”就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只會“禍臺”“害臺”,只會讓台灣企業、民眾利益受損。

 

中止ECFA部分項目關稅減讓震動島內,台灣在野政治人物和工商界都憂心忡忡,直言ECFA對台灣出口尤其是傳統産業出口極為重要,不及時處理將嚴重影響台灣經濟發展前景,要求民進黨當局必須及時釋出善意、減少挑釁,儘快與大陸對話協商。民進黨當局及其相關人士仍嘴硬聲稱影響有限,稱ECFA項目關稅減讓覆蓋面不大,佔台灣總體出口比重很小,強調以高科技産品為主的台灣出口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事實上,台灣是一個典型的“外向型淺碟”經濟體,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境外凈需求”(出口減去進口)帶動。兩岸貿易至關重要,若台灣喪失了對大陸貿易的鉅額順差,將陷入貿易赤字、經濟發展停滯的巨大困境。

 

煽動兩岸經濟“脫鉤斷鏈”,只會損害台灣企業和民眾利益

 

而對台灣經濟更為緊迫的是,如果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台灣傳統産業恐遭遇更大困境。一方面,沒有大陸的實質支持,台灣就難以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就無法獲得最關鍵的關稅減免與市場準入。事實上,台灣無法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經對其傳統産業出口産生了嚴重影響,相當多中小企業面臨要麼丟失市場要麼外移的艱困局面。另一方面,相較于兩岸簽署ECFA的2010年,當前兩岸産業競爭力已發生巨大變化,台灣相當多傳統産業相較于大陸已無競爭力。若兩岸經濟無法深度融合,兩岸産業佈局不能按照市場規律與比較優勢原則進行優化佈局,台灣很多傳統産業將不得不面臨殘酷的擠壓甚至是替代。

 

但若民進黨當局置台灣傳統産業于不顧,並極力推動台灣部分高科技産業倒向歐美,那只會進一步加速台灣經濟産業的畸形化。畢竟台灣高科技産業就業惠及面太窄,島內絕大多數勞動者仍然集中在傳統産業及服務業。這種畸形的經濟産業結構不僅更為脆弱,也會使得島內貧富差距更大、社會矛盾更尖銳。島內多數學者反復強調,穩定兩岸關係是改善台灣投資環境、保持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台灣産業發展必須以兩岸和平為基礎,期待兩岸經貿關係回歸互利雙贏的正常狀態。

 

賴清德上臺伊始,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大肆宣揚“台獨”分裂謬論,發出謀“獨”挑釁的危險信號。對此,我們決不容忍、決不姑息,決不聽之任之,必須反制,必須懲戒。挑釁愈甚,反制愈烈。但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始終對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持積極態度。未來,大陸仍將繼續堅持強力遏制“台獨”,並與柔性“促融”相結合,一方面對“台獨”分裂勢力進行更精準更強力打擊,另一方面仍會加大力度促進兩岸經濟領域的融合發展,為臺胞臺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作者:李牧野)

展開全文

“出圈”的文化節目給媒體融合帶來啟示

2021-02-19

作者:梁君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如果要問春節期間有哪些文化節目迅猛“出圈”,央視推出的節目《典籍裏的中國》和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宮夜宴》應該是榜上有名的。一眾“自來水”不吝嗇點讚和轉發,在年節期間掀起一波傳統文化的傳播熱潮,也展示出視聽精品內容促進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巨大力量。

 

《典籍裏的中國》開創性地利用“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形式,集中了各方面的精兵強將,在第一期中為我們展示了典籍《尚書》的精華。伏生等歷史人物故事的跨時空講述,充分發揮了舞臺藝術的創新潛質,使艱澀難讀的傳統典籍通過舞臺演繹完成了當代表達。

 

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宮夜宴》雖然表演時長不足5分鐘,但處處體現出藝術的匠心和創新的轉化。舞蹈以唐代女樂官進入皇宮進行宴樂表演為基本情節,舞臺設計與電視轉播借助高科技手段為穿越時空的舞者提供了讓人沉浸和震撼的背景環境。節目的大多數要素,如粧容、服飾、舞姿、背景的設計靈感,均來自千年之前的那個傳奇時代。而當代舞者的一顰一笑,則讓凝重變得靈動、讓傳統融入當下。

 

這些節目何以流行甚至“出圈”?它們為視聽創作和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提供了哪些路徑啟示?這些問題不該被輕輕滑過。

 

得到青年群體的共鳴與認可,一直是當代文化工作者的創作命題。這些節目在進行形態創意和主題設置時,都瞄準了當代主流觀眾尤其是青年群體的需求。它們充分運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萌、趣、情、識營造共情體驗和藝術共鳴,並創新舞臺表現手段,將傳統元素與當代視角相結合,從而呼應了當代年輕人關心的情感話題和美學話題。《典籍裏的中國》舞臺上,伏生對於妻子的懷念和對戰火逃生的追憶,不僅是簡單的史實描述,還可以感受到試圖聯通古今情感與價值觀表達的努力。當這些視聽內容得到青年群體的喜愛和認可後,他們會主動分享與點讚,為傳統文化注入傳播能量。

 

要承認,《唐宮夜宴》的驚艷和“伏生護書”的動情,離不開技術的支撐。多場景變換和舞美設計等舞臺創新,以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數字“黑科技”,讓古今對話成為可能,讓“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有了物質基礎,也讓時空的穿透力變得真實可感。短視頻和社交平臺等傳播領域的新技術也推動著精品節目以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度在當下的社會場域中迅速傳播並維持熱度。

 

我們可以看到,大屏和小屏的融合與互動,讓各自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短視頻成為“出圈”的勝負手,傳統電視節目中需要針對短視頻專門設計動情點和傳播點;而長視頻則具有完整的知識信息和多元的表達空間,適合集體觀看。主動擁抱技術變革,將新技術納入創意視野,是文化創新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網絡平臺高頻度推出各類綜藝,且風頭一直不減,對傳統媒體來説確實構成不小的壓力。值得欣慰的是,傳統媒體也不乏讓觀眾眼前一亮的精品力作。這啟示我們,在媒介融合的語境下,雖然在技術革新和資本運作方面,傳統媒體或無法走在市場化媒體的前面,但精品視聽內容正是傳統主流媒體轉型為新型主流媒體的重要憑藉。事實説明,新的傳播技術和新的傳播平臺可以拉平起跑線,平衡不同機構之間的既有優劣勢。只要積極進取、銳意創新,把握文化傳承發展的轉化規律,那麼,傳統媒體就仍有機會在移動互聯網的新舞臺上大放異彩。

展開全文

期待已久!總臺大劇《繁花》即將上線香港

2024-05-21

期待已久!總臺大劇《繁花》即將上線香港

 

總臺大劇《繁花》即將於6月3日在TVB翡翠臺播出,並提供普通話及滬語兩種版本供觀眾選擇,該臺也成為《繁花》在內地以外全球地區電視平臺首播的第一站。

 

期待已久!總臺大劇《繁花》即將上線香港

 

電視劇《繁花》改編自上海作家金宇澄獲“五個一工程”獎及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説,由王家衛執導,聚焦改革開放初期的上海,講述了以青年阿寶(寶總)為代表的小人物,抓住機遇、施展才華、改寫命運、自我成長的故事。

 

在上海出生、在香港成長的王家衛,對上海情有獨鍾。在《繁花》裏,王家衛用地地道道的“上海味道”闡釋著具有標誌意味的王家衛風格——浪漫、優雅、低調、疏離與碎片化。在他看來,“劇集《繁花》介紹的是時代,因為我們的故事講的是一無所有的阿寶,如何在短短十年成為叱吒風雲的寶總。除了個人奮鬥,他需要時代的加持”。

 

王家衛曾在劇集花絮中説:“也許觀眾在看我們劇的時候,會認為某些場面太過繁華了。那是因為我們要還原的是當時人、當時的感受。我第一次走進我們的黃河路的時候,我體會到什麼叫‘雙城記’:在我以前的電影裏,我在香港看到了上海;在這劇裏,我在上海看到了香港。”

 

除了王家衛,《繁花》臺前幕後有不少香港團隊,包括擔任視覺總監的鮑德熹、負責原創音樂的陳勳奇、造型指導陳顧方等,都是出身於香港的影視界精英。

 

期待已久!總臺大劇《繁花》即將上線香港

 

被譽為“2024年必追劇”的《繁花》,播出後引發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觀眾廣泛的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此外,該劇還獲得了多項大獎。在CMG第二屆中國電視劇年度盛典,“十年磨一劍”的《繁花》將備受矚目的“年度大劇”榮譽收入囊中,此外其還在《劇耀東方·2024電視劇品質盛典》獲評“年度品質榜樣劇作”等。

 

期待

《繁花》在香港綻放

展開全文

清明時節倍思親

2024-04-03

清明,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人們對逝去親人的無盡哀思與緬懷,深深地烙刻著人們對親情、家鄉與傳統的眷戀。清明節在大陸與台灣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或許不再局限于清明節這一特定的日子進行祭拜,而是選擇在節日前後,或是家族成員能夠共同參與的時間前往。全球化時代,有的家族成員甚至分佈在世界各地。但無論距離多遠,都無法阻隔親人們彼此間的深深思念。

 

身為台北人的我,祖籍在浙江龍泉。我的爺爺,一位黃埔軍校第六期的畢業生,于1949年遷往台灣,自此海峽相隔,再未踏足故鄉。他在龍泉留下的家庭與親人,也因時代的變遷而斷了聯絡。在我出生前,爺爺已離世,葬于台北陽明山,因此我對爺爺、浙江乃至大陸的了解相當有限。家中那幾把從爺爺老家龍泉帶來的“龍泉寶劍”,成為我與大陸聯接的微弱紐帶。

 

清明時節倍思親 

 

清明時節倍思親

 

本文作者爺爺的老照片

 

清明時節倍思親

 

作者台北家中的龍泉寶劍

 

清明時節倍思親

 

作者台北家中的龍泉寶劍劍柄處特寫

 

直至2010年,我首次踏上大陸的土地,參加上海世博會。這次經歷讓我對大陸産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與全新的認識。上海的魔力與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心生嚮往,希望有機會能在上海學習、生活或工作。台灣人對上海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台北與上海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選擇性親近”,讓我自然而然地愛上了這座城市。

 

然而,當時的心願並未立即實現。在上海參訪之行結束後,我返回台灣,經歷了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服兵役與參加工作後,2019年成為我人生的轉捩點。我決定報考上海復旦大學讀博,希望完成學歷上的最後拼圖,跳出舒適圈,換一個生活和工作的環境。我渴望前往大陸學習,尋找發展機遇,走訪大江南北,用雙腳丈量大陸的土地,用雙眼飽覽美景。這標誌著我作為台灣青年西進新征程的開始。

 

在上海生活的這些年裏,我陸續參與了多場兩岸交流活動,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2023年4月初在浙江麗水舉辦的參訪活動。爺爺的老家就位於麗水市下轄的龍泉市。能夠親身踏足爺爺的故鄉和他曾經生活的土地,我內心充滿了激動與期待。雖然初衷只是單純想走訪一下,感受爺爺老家的風貌,但接下來的經歷卻出乎我的意料。

 

在與麗水市臺辦工作人員餐敘閒聊時,我提及了爺爺是龍泉人且為黃埔第六期畢業生的事實,但因兩岸歷史的原因,我們與老家失去了聯繫。令我驚訝的是,麗水市臺辦人員立即展開工作,協調了龍泉市臺辦,龍泉市臺辦工作人員前往檔案館查找相關資料。他們認為,作為黃埔軍校的學生,一定有相關資料可循,一定能夠找到老家的地址與家人。他們承諾,這次來麗水一定要讓我尋親成功,因為兩岸本是一家人。

 

在當地臺辦人員的幫助下,不到兩天的時間,他們便從檔案館調取了相關資料,我成功找到了爺爺老家的親人,與此同時在他們的陪同下,我前往老家尋親。我見到了爺爺在龍泉的幾代後代,並通過視頻與台北的父母進行聯繫,讓大家互相認識。這次尋親可以説是完美成功。我不僅與大陸的親人建立了聯繫,還加深了對自己祖籍地的了解與認同。至此,分隔兩地的親人重新建立了聯繫。我還有一些在海外的親人,他們回大陸過年時先前往台北的陽明山祭拜了爺爺。麗水老家的親人表示也很想去台北祭奠爺爺,並了解我們一家在台北的生活狀況,雖然沒能到台灣,但通過視頻的方式麗水的親人們也看到了爺爺靈骨塔塔位,完成了他們“想要到台北看爺爺”的心願。

 

清明時節倍思親

 

本文作者(後排右二)回浙江尋親時與家人及當地臺辦人員合影

 

清明時節倍思親

 

本文作者(後排中間)與麗水老家親人合影

 

清明時節倍思親

 

作者的海外親人來台灣時的合影

 

清明時節倍思親

 

作者的爺爺在台北陽明山的靈骨塔

 

清明時節倍思親。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不僅是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更是對我們中華文化傳統的尊重與傳承。兩岸之間充滿了各種悲歡離合的故事,我家的故事雖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個,但卻是多年來兩岸關係的縮影。對於台灣青年來説,找尋我們的根、認同自己的身份,具有深刻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期盼團圓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希望祖國完全統一的這一天早日到來。(作者並供圖:蔡孟軒)

 

 

 

展開全文

台灣寫真:台灣端午粽飄香

2024-06-10

“家母包的肉粽,在我心目中是‘全球第一’。這些粽子,料精選而味透,加上煮得夠爛,真是無與倫比。”6月10日逢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年近70歲的台灣美食家朱振藩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飽含感情地回憶道。

 

端午到,粽飄香。過去,很多台灣家庭和朱振藩家一樣,親手製作粽子:洗糯米、準備餡料、包裹粽葉、煮或蒸粽子。這一過程不僅是技藝傳承,更是一種情感交流。

 

據朱振藩介紹,台灣的粽子種類很多,包括從浙江湖州一帶傳入的湖州粽,從福建同安、泉州一帶傳入的閩南粽,以及從廣東潮州、汕頭等地傳入的蒸肉粽,此外還有裹肉粽及口味偏甜的江米粽等。目前,最受歡迎的,是被稱為“南部粽”的煮肉粽和被稱為“北部粽”的蒸肉粽;此外還流行鹼粽,不少人喜歡在天氣炎熱時品嘗。

 

朱振藩的母親來自台灣嘉義,父親來自江蘇。每逢端午,除了一定要吃包含上好五花肉、香菇等食材的粽子,他還會和家人一起“立蛋”,並把雞蛋換為鹹鴨蛋。“我父親曾在江蘇高郵待過,聽説端午正陽的時候,陽氣最旺的鹹鴨蛋會立起來,我們也玩過,但好像我成功的概率不大。”他笑説。

 

隨著時代變化,如今台灣很多家庭已不再自包粽子,人們更多地選擇去市場採買。朱振藩對家裏最後一次包粽子的記憶,也停留在妹妹考大學之前。母親為了讓妹妹“一舉高中”,包了最後一次粽子。

 

不過,台灣社會仍重視端午節的情感表達。5月下旬,台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志工等約70人,三天內齊心協力包制了13000余顆粽子,民眾購買粽子所得款項均用於花蓮地震後續救助工作。基金會表示,希望傳遞關懷與溫暖,讓端午節的意義更加深遠。

 

粽香滿溢,善意滿載。林女士在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活動上購買了粽子,她表示,端午節前夕這樣的活動既讓她感受到節日氣氛,又能為花蓮賑災盡一份力,實在非常難得。

 

台灣寫真:台灣端午粽飄香

5月18日起,台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志工在三天內齊心協力包制了13000余顆粽子,民眾購買粽子所得款項均用於花蓮地震後續救助工作。(台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供圖)

 

節日氛圍下,台灣民眾也通過相互贈送粽子,表達美好祝願。中新社記者近日在台北、彰化等地看到,市面上的粽子種類繁多,除了傳統市場上賣的煮肉粽、蒸肉粽、鹼粽,有不少商家推出了各種新式粽子,包括冰淇淋口味的“冰粽”以及各種水果口味的粽子,並加入文化創意,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購買。

 

“年輕人會喜歡更多的花樣,但傳統的口味我們也在堅持。”在台北經營一家粽子店的陳先生表示,時常到店裏買粽子的客人以年紀稍長的民眾為主,但端午節前後會迎來一波購買高峰,客人也會多樣化起來。

 

“粽子大家平時也會吃,但端午節是一定會吃。”陳先生表示,通過吃粽子、送粽子,體驗的是一種節日氛圍,更是一種對文化的傳承。

 

朱振藩對此更有體會。他回憶起20世紀70年代參加一場社會賢達的聚會,不只吃了粽子,還吃到了很多《楚辭》中提及的食物,大開眼界。“那個時候過節的氣氛很濃,現在已有些淡了”,他説:“我還是希望,傳統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留。”

 

中新社台北電 記者 張曉曦

展開全文